四川省绵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学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70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学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文创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现象级产品频现。比如,故宫文创已开发了千余种产品,不乏长销不衰的佳品;陕西兵马俑、四川三星堆等也各有创意满满的特色产品。在题材逐渐多样的同时,文创产品种类也在不断翻新,除文具、茶具、衣帽等“老几样”外,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等新创意,生发出许多新趣味。去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以《新青年》杂志、鲁迅等为主题的新文化运动文创,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进一步打开了近代历史和红色文化创意开发的新领域。
一款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不仅是器物材质与灵感创意的对接,文化精神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更应担当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表达。为此,文创产品开发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从而符合主流历史认知和价值立场,契合大众的历史情感和审美诉求,决不能为了搞噱头、抢关注而任性设计、野蛮发展。
文创产品许多取材于历史人物、文物精品,也因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叙述。相较之严肃的历史教育,文创产品具有接地气、生活化的特征,也因此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特别是达成历史认同的重要途径。优质的文创产品是历史照进现实的独特通道,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近年来,中共一大旧址推出过“真理的味道”的T恤衫、“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防蚊运动手环,这些产品拉近了人们与革命历史的距离,为人们推开一扇历史认知之窗。
文创之所以招人喜欢,固然由于其或雅致或软萌的外表,更在于其价值内涵引发的心理共鸣。文化的形态或许千变万化,创意的灵感也可以奇思妙想,但文化的内核是价值,创意的基准也是价值。任何一种文化开发和创意呈现,说到底都是价值对载体的寻找和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制作一款文创产品,不仅是把文化元素以新的视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把文化中蕴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以符合现代审美的新的符号形式加以表达,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延续、传承和弘扬,温暖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力量。当我们品尝一杯苏州博物馆的“江南四大才子泡澡”袋装茶,感受的不仅是茶香,更是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正是在精神层面对文化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融入体验,让我们心中激发起无限的文化想象,并从中获得充沛的正能量。
对于文创产品,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这些年,有的地方为了发展“名人经济”,把当地史有定论的奸臣、汉奸当作历史文化名人,为其修建故居、树碑立传,当作地方文化名片;有的地方打着发扬传统文化的幌子,把封建社会里压迫妇女的贞节牌坊装饰一新,宣扬散发着封建礼教气息的女德文化。凡此种种,均提醒我们,应当加强文创领域正史宣传普及,从业者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文创产品也要讲求“真理味道”。只有在文创开发中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历史观激发文化自信,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设计导向,以清新的美学理念推动样态创新,守正史,立正德,弘真善,彰真美,才能让文创产品展现历史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摘编自谷中风《文创产品也要讲求“真理味道”》)
材料二:
优秀的作品通过对舞台时空的营造,引导观众获取新的体验和认知。由张艺谋导演的《对话•寓言2047》,汇聚了来自7个国家的20支团队共同打造的视听盛宴,一经推出便收获无数好评。这部剧是一次中西方文化跨界的深度“对话”,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融合在一起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宫努力打造作为重要新兴产业的众多现象级文创产品,其中佳品迭出,长销不衰。
B.文创产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是人们认识历史并达成历史认同的重要途径。
C.《对话•寓言2047》因张艺谋通过对舞台时空营造的制作,才成为优秀文创作品。
D.文创产品在适应的环境中生长后,还可以推动、促进原有特定生长环境进一步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创产品需要挖掘文化中蕴藏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传承、弘扬。
B.价值是文创产品的核心,文创产品创意的价值取向永远决定着文创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
C.《流动的敦煌》运用“多维”立体技术跨界融合,使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真正展现。
D.文创产品不仅要挖掘文创元素,还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先进的技术以及价值理念的支撑。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中相关“文创产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商家以“颜值至上”的理念精心设计中秋节月饼盒,突出其品位和时尚感。
B.展示大量故宫珍贵文物的《故宫日历》,已畅销十三年,销售近500万册。
C.XX县提出打造“西门庆旅游项目”,大力发展“西门”文化的新文化产业。
D.云南丽江将玉龙雪山、泸沽湖、大研古镇等美丽的风景印在旅游宣传册上。
4.两则材料都是论述文创产品,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述。(4分)
5.我们每个人都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美不美,家乡水”。请你为家乡设计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宣传家乡文化。要求介绍产品的构思并说明设计理念。(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汪曾祺
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