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4 22:15: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470字。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语文试卷
  测试范围:学科内综合。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岩画是崖画和岩刻艺术的统称,它们作为见证古代历史变迁与人类智慧的文化坐标,以无声的图像跨越时空,是一种超越民族与地区的世界性语言。中国境内的岩画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内涵丰富,不仅在线条与图像中呈现出独特美感,同时,其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思维符码也体现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元融合的演进格局。在缺乏文字可考的年代,岩画不仅具有美术史学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作为一种可视的“崖上文字”,岩画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传递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与历史价值。
  在中国,早在公元5世纪,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已经在《水经注》中对中国的岩画进行了多处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一批考古学家、 地理学家开始对岩画进行大规模的发现与记录。岩画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是最古老的文明痕迹,蕴藏着人类初始的审美理想。 中国岩画彰显着古人的审美观点与艺术理想,体现出自古以来民族地区质朴、原始、丰富多彩的游牧狩猎、原始信仰、祭祀崇拜、社会生活面貌,对中国早期造型艺术的研究亦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以崖画为主的北方地区岩画,记载了我国原始时期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初面貌,生动而深刻地体现出人类早期的生活图景和社会生产状况。岩画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生态叙事,最终达到古人所言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境界。
  我国的岩画从艺术特征上看,多以现实手法为主,兼顾抽象性与装饰性。大部分的岩画艺术,无论是从图像本身的题材与内容,或是图像的涂抹与凿刻手法,均力求以简洁流畅的线条传达真实,因此,相较西方的岩画,中国的岩画在表现手法上更为奔放自如,妙趣横生,同时真实地对动物、植物、人类及图腾进行描绘,创造出了具有东方审美的特质,表达出我国早期民族艺术的高超一面。
  从中国岩画的内容与题材上看,在甲骨文尚未出现之前,中国古人以图像为文本,以岩画为书库,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早期文明的痕迹,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演变史。具体而言,中国岩画涉及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经济生产等方方面面。以甘肃景泰岩画为例,其中所体现的太阳神鸟形象造型生动,表达了《山海经》之前古人对神话生活与神灵崇拜的充分想象,而这一形象的出现,之后又能在三星堆遗址出土太阳神鸟中看到某种关联性,由此可见岩画所体现出的文明融合度与关联性。
  中国岩画是古代艺术与文化的智慧结晶,其古朴稚拙的形象、粗放简率的风格,也表现出强烈而独特的现代装饰性与审美性,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智慧宝库与艺术源泉,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生、创作与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养料。此外,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研究岩画亦是研究我国字画同源、探索中国文字如何从图像转化为文字的重要佐证,为中国文字的嬗变与创新研究提供思维理念和文化模式。
  总体而言,我国的岩画具有多元的图式语言、丰富的民族内涵以及更为融入环境的情景体现。同时,我国岩画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符号与文字的呼应,从象形文字的角度而言,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视觉审美。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字缺失的时代,岩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岩画是一种图画,还可以理解成一种通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坐标,我们透过它可以了解古代历史变迁与人类智慧。
  B. 我国的岩画从图像本身的题材与内容以及其涂抹与凿刻手法上来看,主要是以现实手法为主,追求线条的简洁流畅。
  C. 从艺术审美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的岩画与西方岩画相比较,前者不如后者的抽象与装饰,后者则不如前者的灵动奔放。
  D. 岩画的传承保护对于对当下以及后世均具有深远意义,我国许多学者与机构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一段的内容可看出, 如果没有出现文字,那么我国的岩画即使是可视的“崖上文字”,其在美术史学的意义与价值也难以考查。
  B. 文中通过5世纪的郦道元和 20世纪 50年代以来我国相关专家对中国岩画发现记录之例,表明了我国对岩画的研究从古延续到今。
  C. 中国岩画涉及题材广泛,但甲骨文出现后,我国古人可通过文字来记载人们活动,这造成了需要以图像为文本的岩画数量很少。
  D. 我国汉字从图像转化而来,从象形文字角度来看,我国岩画的多元图式语言保证了岩画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符号与文字一一对应。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中“中国岩画彰显着古人的审美观点与艺术理想”观点的一项是(   )
  A. 内蒙古阴山口县莫勒赫图沟一处崖壁上刻有两片大面积的类人形,周围山高涧深,形势险要,给人们一种威严崇高之感,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壮美感。
  B.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人面植物身岩画,刻在弧形巨石上,形似穹庐,所刻神灵图及星相如在天上,祭祀的人们有如拜倒在苍天之下,给人无限遐想幻景。
  C.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石面呈黄白色,周围是黑色石皮和绿色植物,色阶最亮最醒目,红色画面与大自然的绿色形成对比, 造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D. 新疆阿勒泰西部地区哈巴河县城北的多尕特 15号洞穴彩绘岩画记录着旧石器晚期原始社会阿勒泰地区人们的一场激烈的围猎场景,场面很惊险刺激。
  4. 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中国岩画所传递着的丰富的文化、艺术与历史价值。
  5. 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国岩画“活起来”和“火起来”?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前者不如后者的抽象与装饰”错误,原文说“我国的岩画……兼顾抽象性与装饰性”,但并未说西方岩画在“抽象性与装饰性”方面胜过中国岩画。
  故选C。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苏海图的眼神
  田蓉红
  那年中秋,因为参与一场慰问,去了中蒙边境处的苏海图哨所。
  苏海图,蒙语是红柳沟山,褐色的山石缝隙中,长满了红柳、芨芨草、锦鸡儿等灌木。在远离人烟的地方,这些和苏海图一样有着梦幻名字的植物,年复一年安静生长,①让原本荒凉的峡谷多了些生命的陪伴。
  没有去过苏海图的人,想象不出那里的辽阔和空旷。②苏海图山东接海来山,西连呼洪得雷山,把一片偌大的戈壁收拢在自己的臂弯之内。 那些哨卡上的战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