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 22:00: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130字。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五校联考
  语文试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中,从环境差异的角度,解释了文明在某些地区诞生、某些特定文明成为支配性文明的过程,而其中“获取食物的效率”是早期的关键。大规模种植,令支持社会发展的“粮食中心”得以诞生;而人类对某些特定味道的追求,最终产生“蝴蝶效应”,成为人类文明重大转折的起点。
  从“人猿相揖别”开始,植物的角色就已经举足轻重。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在《植物塑造的人类史》一书中描述了红毛猩猩的习性,用以解释人类的祖先当年为什么选择直立行走:“更多时候,它们会用上肢抓住头顶的枝条,下肢在树干上,方便快速采摘那些‘手臂’可以触及的成熟果实。”
  部分人类祖先通过“解放双手”,发现了一个更高效率地获得食物能量的途径。猿猴类动物以素食为主,主要从树叶中吸取热量,可谓事倍功半。而学会运用上肢的种群,可以摘取果实,在其“菜谱”中增加能量更高的“菜式”。
  高能量食物让人类祖先既获得更多支持大脑发育的营养,从而提升种群的智力,驱动其日后进化成人类,同时又减少摄入食物的时长,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繁衍、养育后代、抢夺地盘等,提升种群在其生存环境中的竞争优势。除了带来高能量食物的种种好处外,直立行走还促成了人类祖先掌握更多的衍生技能。尤其重要的是奔跑和投掷,这些技能使人类祖先找到了狩猎动物的方式,增加了食物源和营养源。狩猎动物又成为驯化动物的前提,为人类实现大规模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
  上述一切影响人类种群命运的变化,只不过起源于“摘果实”这个如今看来轻而易举的动作。
  继直立行走和狩猎之后,人类收集食物的方式日渐先进。他们学会了用火,通过加热食物来消灭食物中的细菌,降低进食时感染疾病的风险;他们发展出农业,通过种植、养殖来实现稳定的粮食供应……于是,植物成为驱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进的“燃料”。
  在文明演进中,食用型植物的影响力也以不同形式发挥。新月沃地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因为公元前8500年这里就率先栽培“二粒小麦”。而欧美文明的霸主地位,则起源于贪图某些“味道”。胡椒是原产于亚洲的作物,曾经因为其美妙的异香令欧洲人痴迷。但作为“中间经销商”的阿拉伯人非常狡猾,不愿意告诉欧洲人香料的来源,以便长期赚取差价。为了寻找宝贵的神秘香味的来源,15世纪时,欧洲的船队出发了。1492年,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大陆,从而使西班牙人在美洲开辟了殖民地;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准确找到从欧洲通往印度洋的海上航线,从而来到胡椒的故乡——印度喀拉拉邦;还有英国、荷兰、比利时等继续纵横于各个大洋的船队,最终缔造了“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历史为大众所熟悉:欧洲人通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雷德•戴蒙德认为人类早期“获取食物的效率”是文明能在某些地区诞生、某些特定文明成为支配性文明的关键性因素。
  B. 人类祖先选择直立行走后,部分人类祖先“解放双手”,如此则可以方便、快速采摘触手可及的果实,这就提高了获取食物的效率。
  C. 植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改进人类收集食物方式,降低感染疾病风险。
  D. 今天的现代人类对味道的追求越来越极端,而这种过度追求意味着大量植物被人为破坏,给人类自己带来了灾难。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蝴蝶效应”在文中指欧洲人对胡椒的追寻缔造了“大航海时代”,可见食用型植物对文明演进的影响。
  B. 人类祖先学会运用上肢,“人猿相揖别”后,获取食物效率更高,获取的食物能量比猿猴类动物的更多。
  C. 过度“贪图”牛肉美味,会导致耕地对林地占用,也直接导致气候变暖,影响温带植物的生存环境。
  D. 控制现代人日益变大的胃口意味必须控制碳排放和节约粮食,否则不仅“富贵病”越来越多,还会导致影响人类生存的多种环境挑战。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人类最早驯养牛,并建立了世上最早的牛、羊、猪等家畜养殖中心,促进了古代两河文明的兴盛。
  B. “为了香料的原因,帝国建了又毁,以至于一个新世界由之发现。饮食上的欲求驱使人们横跨这个星球,也改变着这个星球。”
  C. 对于黑猩猩 食性的发现,为人类极其复杂的食性的出现提供了线索,甚至推翻了只有人类才懂得使用工具的观点。
  D. 植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人由新石器时代开始便已启蒙,逐步认识并系统地积累植物有关知识。
  4. 材料最后一段使用“报复”“同归于尽”等词,请简析其作用
  5. 请根文章内容,分析下列材料中描述的现象。
  清代中后期苗疆民众大量种植朝廷推广的玉米等外来农作物。这不仅让当地民众获得新奇美味,而且可以在整个内地市场广泛流通。大面积种植玉米后,劳动力的需求驱动他们大量抓人当“娃子”,在无意中刺激了奴隶拥有量的飞速增长,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且苗疆腹地极度潮湿,坡陡、土薄,山区的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旱灾的爆发频度也逐年加大,种植玉米的效益越来越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C.“植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说法太过绝对,根据原文“继直立行走和狩猎之后,人类收集食物的方式日渐先进。他们学会了用火,通过加热食物来消灭食物中的细菌,降低进食时感染疾病的风险;他们发展出农业,通过种植、养殖来实现稳定的粮食供应”可知,植物并没有直接产生改进人类收集食物方式,降低感染疾病风险的作用。根据“于是,植物成为驱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进的‘燃料’”可知,植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并不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鱼的故事
  张炜
  父亲被叫到海上拉鱼了。我沿着父亲的足迹,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网的人。
  海上没有浪,几个人把小船摇进去。随着小船往海里驶,船上的人就抛下一张大网,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网漂。小船兜一个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儿就是拽住大网往上拖,费劲地拖。这就是“拉大网”。
  网一动,渔老大就呼喊起来,嗓门大得吓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