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 15:14: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310字。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测试
  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人不惜一掷千金的奢侈品,究竟是身份的象征还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是我们占有了商品,还是商品反过来奴役了我们?就像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充斥着盛大的饕餮欢宴、高举的馥郁香槟、狂欢的歌舞和人群,奢靡的物质展示着市场繁荣和商品经济铺天盖地造就的纸醉金迷的消费社会。盖茨比冷眼看着这世间的喧嚣,在绝望中感叹: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是金钱的无穷无尽的魅力在她的声音里抑扬起伏着,金钱的叮当声,铙钹齐鸣、歌唱金钱的声音……高高的在一座白色的宫殿里,国王的女儿,黄金女郎……盖茨比深刻地认识到女主角黛西被消费主义裹挟而异化的人性,以及掉入消费陷阱之后再也无法挽回的真挚感情。
  人类从19世纪才开始真正而缓慢地进入消费社会。然而消费主义一旦启动,便随着技术革命快速迭代和地理空间被先进交通工具折叠极速蔓延。人类的历史也同时演变出一部消费主义的历史。法国学者安东尼•加卢佐在《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中为我们呈现了消费主义从诞生开始,由西欧向全球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我们一步步揭示了消费主义如何浸染和改变人类的生活。
  日常生活被消费塑造
  200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在消费主义介入生活之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以自给自足和简单交换为主,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从生产到消耗都亲力亲为。按照英国社会学大师齐格蒙特•鲍曼的观点,那时候人类处于“生产型社会”。而19世纪以来,科技革命让蒸汽机取代了畜力,让速度战胜了距离,人类社会基本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由物质匮乏变成物质丰盈。人们日常使用的物品不再只靠自己的双手生产制作。工业化让产品、市场、贸易把世界连接起来,消费主义开始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社会也就此形成。
  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
  生产力大发展造就了大型公司,它们打破了原有的贸易边界,甚至国界都不成为其障碍。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劳动分工也经历了巨大变革,一些人如商人、工程师、律师、艺术家很容易获取大量的财富,19世纪的“有闲阶级”由此诞生。这些有闲阶级的日常活动以逛街、购物、参与沙龙为主。百货公司的壮大使其陈列和展示的品牌进一步丰富和蓬勃发展,而品牌又据此塑造出安全和值得信任的形象。于是,消费社会被大型公司和品牌重新塑造,人们的拜物情结也随之升腾。
  加卢佐表示:消费品的本质就凝结在对商品的拜物情结里。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在看到一件商品时很难了解其生产过程。“我们和他人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被掩盖在物品之下。”在这种掩盖之下,商品被美化了。消费者无法衡量商品的成本、构造、所需劳动力以及生产背后的困难。琳琅满目的商品摆上货架供人们挑选,让人产生愉悦的幻觉,满足着人们投射在商品自身价值之上的欲望。
  图像入侵下被符号化的社会
  我们回过头来看,是不是发生在19世纪欧洲国家的消费主义现象已经具备了当今社会消费崇拜和社会心理的雏形了呢?甚至可以说,我们当今所推崇的、追求的、向往的生活,其实自19世纪就已经开始被消费社会塑造了,我们却并没有比前人拥有更清醒的认识。
  1. 下列对“符号化社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符号化社会”中,消费不再只是一种功能性活动,还是一种符号操纵行动。
  B. 在“符号化社会”中,消费成为解决经济系统中饱和问题和塑造身份秩序的手段。
  C. 符号价值经济是建立在歧视上的,这种歧视与个体在社会中固定的地位相关。
  D. 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被以图像为主的媒介霸占,符号控制途径也变得更丰富。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展示了消费社会中的纸醉金迷。盖茨比对这世间的喧嚣感到绝望。
  B. 在“生产型社会”中,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以自给自足和简单交换为主,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从生产到消耗都亲力亲为。
  C. 王宁教授认为,消费社会找到了人为制造匮乏感的机制,这种机制是一种隐性比较的机制,创造了虚假的平均标准。
  D. 大型公司在面对多种文化碰撞的时候,能够同时为交战的每一方提供武装,从而战无不胜。消费者无法察觉被其操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蒸汽机取代畜力,速度战胜距离,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
  B. 在符号价值经济中,优势阶级控制了符号化的过程。人们选择商品并不是真的因为内在需求,而是被符号牵着鼻子走。
  C. 在某家具商场中,商品都完美地嵌入了模型场景,顾客从进门到出门的过程是被精心设计、制造出来的,目的是增加消费者购买的可能。
  D. 我们如果摆脱被商品标签化、被广告符号化的命运,摆脱任何外在属性对我们自身的定义,就能成就大事,成为大写的人。
  4. 结合“被操纵的消费人生”这一部分,分析商家或大型公司通过哪些方式操控消费者。
  5.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这种歧视与个体在社会中固定的地位相关”错,根据“符号价值经济是建立在歧视上的,但这种歧视不是固有的自然等级造成的,而是与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关,这种地位是暂时的,也是可变的”,可知“这种地位是暂时的,也是可变的”,而不是“固定的”。
  故选C。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关中的忆念
  刘成章
  我虽然离开关中平原好多年了,然而,时不时就会想起它。想起它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和村庄组成的画面。这里有王维隐居过的辋川,有五陵少年引着狗跑过的田埂,有王宝钏和张洁(一个是唐朝高官的女儿,一个是现代的馋丫头)都挖过的荠菜。从这里抬头望去,视线没有任何遮拦,可以看到太阳是如何升起来,又是如何落下去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