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3 13:21: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910字。

  姓名:______考生考号:______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语文
  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正在逐渐加深。刷短视频,有的同学跟随专家学者、科普博主,发现兴趣爱好的“星辰大海”;而有的同学则被搞笑视频、热门段子吸引,手机逐渐“拿得起、放不下”。青少年与短视频应保持怎样的距离,维持怎样的关系?这已成为许多老师、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经常看短视频的比例均超过六成;未成年网民最常看的短视频内容,搞笑类题材占66.4%,其次为休闲类题材。一项抽样调查显示,33.4%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有超过1/3的青少年可能因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和生活。
  短视频为什么会让一些青少年“上瘾”?一方面,短视频放大的画面、夸张的配乐与戏剧性的剪辑,为用户打造了沉浸式观看体验。“猜你喜欢”等算法推荐功能,更形成了使用时间越长、用户信息越准、同类内容越多的推送循环。另一方面,青少年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大量新奇、有趣的短视频契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长时间、近距离观看短视频,不仅会损害视力、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也更容易让未成年人习惯于即时满足,而忽视学习、运动等。
  近年来,短视频应用纷纷推出“青少年模式”。然而调查发现,这一模式的使用率、满意度均有待提高。究其原因,部分“青少年模式”密码位数过少、无需人脸识别,对于熟悉家长身份证号和设置习惯的青少年来说,不难破解。更关键的是,部分“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观看需求。
  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在升级“青少年模式”的同时,还需加强“青少年关怀”。从家庭教育看,父母应以身作则,先放下手机,加强亲子沟通,用一起运动、一起读书等高质量相处方式营造有爱有趣的家庭氛围。从校园教育看,学校应大力推荐适宜青少年的课外读物、影像资料,引导学生主动过精神充盈的文化生活。从平台责任看,真正有用的“青少年模式”并不是普通浏览模式的“简配版”。短视频应用应主动做加法,针对青少年兴趣广泛、爱好多样的群体特点,分门别类地生产、推荐更多优质益智内容,充分满足青少年的观看需求。
  今天的青少年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学习生活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短视频里那些生动活泼的知识问答,比文字更直观鲜活的人生故事,比图片更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对青少年开阔眼界、塑造精神也有着积极意义。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引导他们合理触网,在面对短视频时,既主动发现美好又拒绝沉迷网络,既充分涉猎各类知识又适当满足娱乐需求,才能更好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摘自李忱阳《防范短视频沉迷,还需加强“青少年关怀”》)
  材料二:
  要提民的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媒体—社会”立体参与,其中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
  价值观引领是首位。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分辨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那么以什么尺度去分辨和解读呢?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度量信息的尺子。有的青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青少年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所以要提升其媒介素养,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与针对性。
  B.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父母是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第一责任人,要以身作则,用爱和陪伴关怀青少年。
  C. 材料一指出,短视频应用“青少年模式”之所以不大受欢迎,主要因为对于青少年来说,该模式密码太缺乏挑战性。
  D. 材料二指出,青少年只有拥有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分辨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升媒介素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青少年能学会做一个延迟满足者,就不会喜欢短视频,身心健康就不会受到损害。
  B. 青少年兴趣广泛、爱好多样的群体特点,为短视频应用生产更多优秀内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C. 短视频里的知识问答、人生故事、大好河山,比平面的文字、图片更直观鲜活,可以为青少年卸掉课外阅读书籍的负担。
  D. 材料二指出仅从实用和技术层面来谈人文学科是目光短浅的,是对社会上一些人轻视文科生的现象的有力反驳。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二段列数字突出了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之深,同时加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
  B. 材料一第三段从主客观两个角度论述了短视频为何让一些青少年“上瘾”的原因。
  C. 材料二第五段引用《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突出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与说服力。
  D. 材料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进式结构,材料二则是总分总式结构。
  4. 材料一使用“星辰大海”“内容池”“原住民”等词语,请简析其含义与作用。
  5. 在“饭圈”中的青少年有一些不良现象。在信息接受方面,面临着“信息茧房”,只看自己想看的、只信自己愿意信的。在使用媒介方面,为了明星的话题度、美誉度,大力“控评”,拉踩引战。在行为方面,唯偶像是从,缺失底线,美化“爱豆”,抹黑其他艺人。针对这种现象,怎样才能做到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与针对性”错误,材料一的出发点是分析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材料二的出发点是从哪些方面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B.“都谈到父母是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第一责任人”无中生有,材料一没有谈到父母是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第一责任人。
  C.“主要因为对于青少年来说,该模式密码太缺乏挑战性”以偏概全,原文“更关键的是,部分‘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观看需求”可知,主因是青少年模式内容单薄。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叶圣陶
  从车上跨下,急雨如恶魔的乱箭,立刻打湿了我的长衫。我满腔的愤怒,头颅似乎戴着紧紧的铁箍。我走,我奋疾地走。
  路人少极了,店铺里仿佛也很少见人影。哪里去了!哪里去了!怕听昨天那样的排枪声,怕吃昨天那样的急射弹,所以如小鼠如蜗牛般蜷伏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