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4年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5400字。
江苏省2024年学业水平调研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今,随着南京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区用地面积也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向郊区发展。然而历史上的铁路往往位于城区与郊区交界处,这也直接导致了城区与郊区间开始出现隔阂,进而导致发展不平衡甚至无法发展的问题。早期铁路多用于货运需要,货物主要以矿产品为主,随着矿物的开采殆尽,老旧铁路也逐渐走向废弃,目前城区内仍有少部分老旧铁路仍处于运营状态。
城市废弃铁路作为消极的线性空间,割裂了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联系,阻断了城市交通网络间的联系,同时,侵蚀了沿线的城市环境与品质。部分废弃铁路沿线地区夹杂各类工业厂房、临时棚户、城中村等等。南京市区内的大多废弃铁路均位于南京老城、河西、南部新城与东部几个片区的交界处,造成管辖困难、用地废弃或低价值开发等现象。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部分有污染企业均被迁往郊区,也导致大部分铁路被废弃,一时间,少部分市区铁路得以被成功改造,而大部分铁路仍处于搁置或运营状态,其已严重影响到城区扩张。
纵观南京铁路遗存的状况,南京铁路遗产具有以下优势:①第一,历史悠久,部分铁路为民国遗留;②第二,拥有丰富的且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铁路遗产文化。例如,南京浦口站与南京西站二者隔江相望,且均为早年津浦线的沿线站点,具有联系;③第三,部分铁路资源仍具有活力,大多数仍保留铁轨的废旧铁路仍以原本的形式保留在市区中,少部分仍在运营的铁路承担货运业务,如宁芜铁路;④第四,南京市内古建筑成群密集分布,以下关地区的民国建筑和夫子庙、老门东地区的明清建筑群为主,可以将二者结合进行整体打造;⑤第五,南京市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铁路遗产相关的旅游业,探寻背后的历史故事,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南京市的铁路分布可谓星罗棋布,多元一体:在城北有浦口站和下关站,在城中有中华门站、光华门站、沧波门站,在城东有南京东站、紫金山站等,以此为基础,可以打造旅游观光线路,设立双层巴士线路,沿民国路线游览铁路遗址。对某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可以进行商业化开发,发挥其资源价值,如南京西站,且南京市政府正整治开发滨江风光带,可以此创建长江沿岸铁路观光风景区,重塑20世纪20至40年代的民国风情,以此来打响南京的铁路文化名片。
对于城中地区,如宁芜铁路赛虹桥段,位于城市功能区内部,其位于金融文化区内部,但造成了空间的割裂,因此可在其基础之上整合周边建筑物,打造文化创意商业中心,形成以休闲文化、艺术交流、软件产业为一体的商业开发模式。对于城东地区,如紫金山站、玄武湖站等,多位于自然景点附近,可将遗产资源融入南京市的美丽山水之中,成为丰富大众业余生活的好去处。
打造城市级的铁路遗产改造,即需要对遗产进行保护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因此需要结合城市自身区域、历史和产业结构,有效利用其价值属性,并结合城市自身文化背景,对废弃铁路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摘编自宗守悦《南京市区内老旧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日后改造建议》)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与铁路对城区与郊区之间产生的隔阂是废弃铁路出现的主要原因。
B. 城市废弃铁路割裂了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联系,侵蚀了沿线的城市环境与品质。
C. 南京铁路遗产历史悠久,具有丰富且集中的铁路遗产文化,基于此可以进行改造。
D. 打造城市级的铁路遗产改造,需要基于保护进行开发,结合城市自身资源,合理改造废弃铁路。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南京东站、紫金山站打造的旅游观光线路与双层巴士线路利用了文中的优势③④⑤。
B. 基于南京西站打造的滨江风光带与长江沿岸铁路观光风景区利用了文中的优势①②⑤。
C. 位于城市功能区内部的宁芜铁路赛虹桥段与城中地区沧波门站的改造利用的优势不同。
D.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和南京市政府的支持是老旧铁路改造的重要原因。
3. 下列改造案例所运用的改造原则与原文相符的一项的是( )
A. 杭州市拱墅区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群众建言献策,根据居民意愿合理确定改造内容。
B.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师生们帮助云南临沧市凤山镇红塘村的村民建设小菜园。
C. 海南省打造智慧大交通体系,在现有路网基础上,选一条对交通出行干扰影响的道路,作为路网规划建设的“示范路”。
D. 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沾坑村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帮扶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并引进集装箱养殖特色产业项目。
4. 结合文章内容,对“消极的线性空间”下定义。
5. 针对市区内的老旧铁路,有市民建议拆除轨道,建设绿道和自行车道;有的则建议保留一部分铁轨,建设铁路遗址公园。请结合文章内容,对以上建议做出评价。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主要原因”错误。原文“然而历史上的铁路往往位于城区与郊区交界处,这也直接导致了城区与郊区间开始出现隔阂”可知,只是导致的原因之一。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空房间里的光
宗守悦
冬夜,雪花飘,寒风吹。火车站,一个披着军大衣的男人,独在寒风中乱了阵脚。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俨然一个迷失方向的人。
“嘿,旅馆,二十一晚,走不走嘛?”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男人面前。他叫李肆德,出来务工的。
他犹豫了一会,说到:“要得,走嘛。”
三轮停在一间三层高的小楼前,小楼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