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900字。
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
多数学生认为,小组学习是最有趣的学习方式,而认识假设是一项困难又矛盾的任务,我们难免用自己的思维框架来认识自己的思维!然而,借助朋友和同事来认清自己的假设,存在一个问题:同他们交流只会形成一个封闭环,不断肯定同样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因此,作为老师,在设计小组学习活动时,要确保你设计的活动能提供一些让学生感到吃惊的信息、问题或思考角度。据学生反映,最有效的学习活动是那些一开始就把基本准则说清楚、理解清楚,把焦点放在批判上的活动。
(摘编自布鲁克菲尔德的《批判性思维教与学》)
材料二:
批判性思维有两个特征:第一,它首先善于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结论;第二,它又是用分析性和建设性的论理方式对疑问和挑战提出解释并做出判断,而不是同样接受不同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不是“批判”,因为“批判”总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材料一中学生认为,老师设计活动时要提供新颖的信息、问题或思考角度,是小组学习活动有效性的首要保证。
B. 一个人能否对专家和权威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是心智模式问题;能否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是思维能力问题。
C. 从“思考什么”到“问为什么”,再到“如何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层次越来越重要,学习获取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D. 材料三引用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没有人”的言论作为论据,论证了批判性思维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性。
3.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批判性思维”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 最近,《玫瑰的故事》热播,一些专家对其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该剧胡编乱造,低俗化倾向十分严重。
B. 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产生兴趣,对旧说进行质疑和反驳,并通过实地考察提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
C. 屠呦呦为了找寻抗疟药物,收集了2000多个药方,反复实验、筛选,并查阅大量文献,最终在古代典籍中获得启发。
D.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指责他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大罪状,逐一进行了反驳回应。
4. 后两则材料都提及了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表达意图有何不同? (4分)
5.“选拔人才”是高考的重要目标。请结合材料,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角度,分析目前的基础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高考“选拔人才”的目标。(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的一生(节选)
契诃夫
主任对我说:“我留用你,纯粹是出于对你可敬的父亲的尊重,要不然你早就从我这儿滚开了。”
过了两天光景,我就被辞退了。自从我被人看作成人以来,我照这样更换了九次工作,这使得我父亲十分伤心。我在各式各样的机关里做过事,可是所有职务都相像,就跟这滴水和那滴水相像一样:我总得坐着写字,听愚蠢或者粗鲁的训斥,等着革职。
我去见父亲的时候,他正靠在一把圈椅上,闭着眼睛。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