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25 8:24: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400字。

  云南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他们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包括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非实体形态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生产工具的表现形态,促进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范式从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定制,推动生产力跃上新台阶。
  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重要劳动对象,既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融合进一步放大价值创造效应。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都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只有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在一系列新技术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摘编自《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
  材料二:
  “立”在先开路,有基础性、先导性,必须避免“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腾笼换鸟,腾笼不能空笼。腾退化解旧动能,如果把传统产业简单丢弃,必然造成经济结构断层。“先立后破”要注意时度效,在新动能尚未形成、新模式并未确立之前,不宜操之过急地“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新质生产力,能引领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B.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创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拓展了生产空间。
  C.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他们属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D.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等变革调整,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B.材料二用山西着力推动煤电能源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事例,着力论证“未立先破”的重要性。
  C.材料一侧重论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材料二侧重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先立后破,不能结构断层。
  D.三则材料从不同维度来论证,能使读者对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措施等有着更清晰的认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管理和科学技术等要素高效协同,就可以产生更强的生产力。
  B.日立园区退出的土地引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企业落户,打破了旧束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了条件。
  C.颠覆式科技创新因其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而将其代入行业引领地位,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绿色低碳创新。
  D.可控核聚变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技术,对碳减排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4.请根据材料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对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理解。(4分)
  5.材料二认为“先立后破”要注意时度效,在新动能尚未形成、新模式并未确立之前,不宜操之过急地“破”。材料三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有颠覆式科技创新,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具体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寒  秋
  (俄)蒲宁
  那年六月,他来我们庄园做客,我们一向把他视同家人,因为他已故的父亲生前是我父亲的挚友和邻居。
  圣彼得节那天,向大家宣布了他是我的未婚夫。可是好事多磨,七月十九日,德国向俄国宣战了……
  九月,他来到我们家,总共只待了一昼夜,他要上前线去了,所以前来辞行。晚饭后,端来了茶炊,很快窗户就蒙上了一层茶炊的水汽,父亲望了一眼窗户说:
  “今年秋季来得出奇地早,也出奇地冷!”
  那天夜晚,我们俩都平静地坐着,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