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3 9:48: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80字。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2024.7.2 教学节点 必修上---课外古诗词---涉江采芙蓉
  一,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审美体验的灵感,并关注学生的多维度解读。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一些探讨。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通过激趣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
  3.运用联想和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4.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诗歌的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2.运用联想和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3.多维度解读诗歌。
  五,教学方法
  互动点拨法、诵读品味法、合作研讨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第一步 用屈原《九歌》里的“悲莫悲兮生别离”直接引入。
  第二步 介绍《古诗十九首》
  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集;
  2.惯常以诗的第一句为题,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3.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4.南朝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2.理解诗句
  ①翻译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回想起故乡,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②诗句分析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A.“芙蓉”的别称及对意象“芙蓉”的分析;
  B.“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提问:“采”的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呢?
  (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提问:此句抒发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简单阐释。
  (学生思考、作答)
  “旧乡”“长路”。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