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教学设计9
- 资源简介:
约53500字。
课 题
《百年孤独》
教学设计
章节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一、了解作者生平与风格,掌握作品背景与内容
二、完成人物梳理,进行前情回顾
三、初读文章,划分层次
四、精读文章, 剖析情节
教学难点 初读文章,划分层次
教学方法 精读文章, 剖析情节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一、作 者 简 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
•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
•从五十年代起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
•1982年凭借《百年孤独》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去世。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从小受外祖母神话故事的影响,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题材上,他的作品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上,又采用了阿拉伯神话故事和印第安民间传说的技巧,兼容并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风格上,他善于把完全出于虚构的幻想情景与现实主义的场面情节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现真实的社会现实,也就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魔 幻 现 实 主 义
莫言《生死疲劳》
内容: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讲述了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虚构的马孔多镇,为他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他让那些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重复出现在不同点的作品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现他们——或是充满戏剧性的场合,或是荒诞复杂的环境,这种离奇与错综复杂的描写,只有在荒唐的想象与疯狂的现实相结合才能做到。马尔克斯以奔放的遐想去结合传统的民间文化与文学的经典,使这种描写既是真实可信的又是生动感人的。——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