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云南省昆明一中2024届高三联合考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9370字。
2024届高三联合考试二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的创新基于对旧艺术的母体的否定,但并不完全排斥对母体有益成分的继承。继承与创新相辅相成,不可能决然对立。书法艺术同样如此。如“书圣”王羲之采纳王献之“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颇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的相劝,但他的“改体”和“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的个人风格的创立。既基于“古之章草”和民间的藁行之体,又是借鉴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张昶的“众碑”,包括卫夫人的书法的结果。又如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自述“壮岁未能立家”,处于广泛涉猎古人的“集古字”阶段,直至晚年,才“取诸长处,总而成之”并“始自成家”。在书法史中,书法家无一不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中。调节着自己的艺术,造就着自己的艺术风格。
其实,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个人的艺术风格。
就继承来看,书法之所以成为我国独特的古老艺术,首先缘于它为使用柔性的毛笔和方块汉字的中华民族所特有,应当像保留戏曲、古典诗词、武术等传统文化一样对待。再说书法是书写的艺术,其本质是书写,而不是画出或艺术表演出来的。一概排斥传统,是对传统文化的失职。
再说,书法创作的主要工具——毛笔这一不变的前提决定了传统用笔理论的继续存在。不能否认,书法艺术是封建文化的产物,但封建时代意识形态的落后并不意味着传统用笔理论的不科学。就如祖冲之与圆周率,李春与石拱桥,科学与社会意识不成正比。中国传统用笔理论中的“中锋用笔”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揭示了柔性的、圆锥体的毛笔的科学。只要是科学,就不能否认;只要继续使用毛笔,就不应当抛弃传统的用笔理论。
事实也证明,在主要书写工具与传统用笔理论不变的前提下,当代书法的创新将仍然表现于个人风格的追求。但追求个人风格的要求有三:
一是不能脱离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凡是脱离民族审美心理的艺术甚至一切东西,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历史证明不乏其例。我们不否认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意识的渗入正在改变着当代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但在当前,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并未发生质的变化。
二是不可抑制个性的自然流露。个人风格的创立不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洞悉传统书法及其理论的基础上,能融进自然的个人情感的书法艺术,必定是新的,堪称“风格”的。即使一时不为人们所发现或重视,在史学家的眼光里,则一定是“创新”。
三是不应排斥任何途径的创新。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可以允许各种大胆的创新。比如可以改变使用工具、创新用笔理论、构想各种艺术形式甚至摆脱方块汉字。我们欢迎多种艺术流派的出现。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艺术流派之间的探讨,掌握书法艺术的人一定会对任何创新作出自己的判断。
(摘编自沈培方《对当代中国书法的思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书法艺术个人风格的创立,既来自对儿子王献之“改体”建议的采纳。也来自对李斯等人“众碑”的借鉴。
B. 使用毛笔来书写汉字是中国书法这一古老艺术的特质,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保留传承而非一概排斥。
C. 因为书法创作的主要工具毛笔不变,传统用笔理论也是科学的理论。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对这二者进行传承与创新。
D. 构想艺术形式甚至摆脱方块汉字等大胆的书法创新方式都不应被排斥,应放在今后的书法历史中去考察与检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举王羲之、米芾二人的例子,是为论证书法史上的书法家个人风格的创立无一不是在“取诸长处”中“始自成家”。
B. 第四段以“祖冲之与圆周率,李春与石拱桥”为例类比推论封建时代意识形态的落后不能说明传统用笔理论的不科学。
C. 文章看似论述个人书法风格的创立及其要求,实际是在论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问题,论述主次明确。思路结构清晰。
D. 在举例论证之外,文章还使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不仅使观点更鲜明,还使专业的理论更易于理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艺术的创新既不能排斥对其传统有益成分的继承,也不能排斥任何途径的创新,书法家个人艺术风格的创立也是这样。
B. 作者认为,个人书法风格 创立应该以继承传统用笔理论与主要工具为前提,还要符合民族审美心理,有个人情感融入等。
C. 明代徐渭在书法实践中,既充分表达个性,又致力于用笔理论和美的追求,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与本文作者的“风格”理论一致。
D. 在“互联网+书法”领域下,采用硬笔、计算机设计与雕刻刀等多种书写方式而成的书法艺术,是本文继承与创新观点的有力证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传统用笔理论也是科学的理论”错,曲解文意。根据第四段相关信息可知,不是所有的传统用笔理论都科学,且本段主要论及毛笔及传统用笔理论的“传承”,未谈及“创新”。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是为论证书法史上的书法家个人风格的创立无一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个深奥的问题——宇宙从何而来、如何产生?这个问题催生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人类认为宇宙是静态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和比利时宇宙学家乔治•勒梅特通过求解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发现宇宙是膨胀的。但是当时这样的观念没有被科学界所接受。就连引力场方程的创造者艾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极力反对。这样的僵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