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六中学教研联片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质量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300字。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六中学教研联片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质量检测
一、基础知识(共36分)
你们小组为本次推文拟写了一段前言,请你阅读并修改完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家典范,他们卓越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忧国忧民的杜甫,宠辱不惊的苏轼,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林则徐,历尽心血的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慷慨淋离发表演讲的闻一多……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他们的精神始终鞭策着我们。
1.(2分)请你给前言中的加点字注音。
卓越 鞠躬尽瘁
2.(4分)前言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改正。
3.(3分)组内成员对横线处应填写的成语产生了分歧,你认为下列成语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锋芒毕露 B.家喻户哓 C.鲜为人知 D.兀兀穷年
4.(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
C.摄制(shè)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
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6.(3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7.(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萧红以女性细腻感觉捕捉鲁迅日常生活的琐事,烘托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选自这部书,主要是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D.《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8.(3分)下列对《木兰诗》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A.《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情节详略安排巧妙,选段详写了木兰的征战生活。
B.《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选段突出地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不能割裂来理解。
D.《木兰诗》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其儿女情怀,选段体现的主要是前者。
9.(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特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尴尬至极。
②有一次,鲁迅在上海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个小特务盯梢。
③鲁迅在我们的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发直立、横眉怒目、呆板、严肃、无趣。
④走着走着,鲁迅突然转身,故意把特务当成乞丐,掏出一块银圆递过去,说:“拿去买饭吧。”
⑤鲁迅则哈哈大笑,昂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