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必读书目《水浒传》知识点梳理
- 资源简介:
约5380字。
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必读书目知识点梳理
《水浒传》
【识记】
作品名称
“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历来学者认为“忠义”或是作为修饰“水浒”的形容词或是作为代表“忠义人”的名词。对“水浒”二字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代表“忠义”;代表“替天行道救生民”的反抗精神;代表一定的文化隐喻;代表“水泊梁山”的雅称。
作者
施耐庵,原名施耳,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无不精通。早年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遂辞官回家。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人一起起义反元,因张士诚居功自傲,于是愤然离开平江,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潜心研究创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施耐庵渡江北上在海滨白驹隐居专心创作。
【了解】
社会文化背景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此外,《十朝纲要》《九朝编年备要》《三朝北盟会编》等书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但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宋江起义失败后,英雄人们的斗争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
【理解】
艺术特色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同时,《水浒传》也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武松、林冲、李逵等,他们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