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2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10字。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想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通读课文,通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强化学生内心体验,培养语感,背诵全文。
本节课的设计立足学生发展。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陋室铭》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第十七课《短文两篇》的第一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了解“铭”的特点,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翻译,教师讲解来疏通文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
多种形式的诵读及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教 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提问法。
学 法: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一对一互译课文;
3.以答问形式分析课文,以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准备: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PPT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熟悉生字难词。
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激情导入,指导探索
3.介绍常识,整体感知
4.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5.分析课文,体验感悟
6.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遥远而神秘的唐朝,有这样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他曾两度被贬,但却不改其志。他迎着岁月的风尘,品味着世事的沧桑,独自在陋室中生活着。他的陋室环境清幽,他的朋友博学多才。在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他,就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刘禹锡。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他的陋室,品味一下他超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