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3/29 16:09: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590字。

  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冰冻圈(cryosphere),是指地球表层连续分布且具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圈内的水体一般处于冻结状态。在陆地表层,冰冻圈分布于地面及地面以下数十米至数百米,包括冰川(含冰盖)、冻土(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积雪、河水、湖冰等,属于陆地冰冻圈。在海洋上,冰冻圈分布在水面上下数米至数百米,以及大陆架向下数百米范围内,如海冰、冰架、冰山和海底多年冻土等,属于海洋冰冻圈。冰冻圈还存在于大气圈0℃线高度以上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内,如雪花、冰晶等冻结状水体,属于大气冰冻圈。水平方位上,地球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是冰冻圈发育的主要地带。在竖直方向上,冰冻圈覆盖了从海底以下数百米到对流层中高层。
  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对大气、水资源和水循环、生态系统、陆地和海洋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冰冻圈发育的地带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到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中高纬地区的国家和经济体,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亦不可低估,加上其变化对海洋的影响,使低纬地区和小岛国家也不可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波及全球。   
  为全面研究冰冻圈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其他圈层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短时期内冰冻圈科学从初创到向体系化发展,正在形成以图层整体为核心,既综合了各要素的共同属性,又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的研究框架。冰冻圈科学研究内容涉及冰冻圈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以及气候和水文、生态和资源、工程灾害、人文地缘、地理与地质地貌等多个方面。时间尺度从第四纪到未来几百年,空间上则从地球向行星拓展。其总体目标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学科内涵,为人类建设健康地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超然客公众号
  我国冰冻圈科学研究团队通过梳理国内外科学发展趋势,总结冰冻圈研究进展,解析冰冻圈科学内涵和外延,先后完成《冰冻圈科学词汇》《冰冻圈科学辞典》和《冰冻圈科学概论》(中、英文版)。同时,以机理、变化、影响、适应为主线,编写了“冰冻圈科学系列”丛书,包括冰冻圈物理、化学、地理、气候、水文、生态、微生物、环境、第四纪、工程、灾害、人文、地缘、遥感和行星冰冻圈等15个方面,涵盖了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专门研究机构,在一些部门和高等院校也建立了若干与冰冻圈科学相关的研究实体,多所大学开设冰冻圈科学课程,甚至还设立了冰冻圈科学专业,服务于冰冻圈科学研究后备人才培养。“冰冻圈科学学会”也已筹建多年,该学会的学术年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壮大了冰冻圈科学研究队伍,扩大了冰冻圈科学的影响和普及。
  (摘编自秦大河等《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美丽冰冻圈”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遵循冰冻圈自然变化规律、冰冻圈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冰冻圈保护规律,通过防范冰冻圈灾害风险,合理开发利用冰冻圈资源,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形成冰冻圈环境优美、冰冻圈文化传承、人与冰冻圈和谐、区域社会稳定及经济富裕的可持续发展格局。“美丽冰冻圈”概念源于美丽中国,是“美丽中国”概念在冰冻圈这一特殊自然环境要素的延伸与运用。美
  1.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冰冻圈的相关问题,材料一从对冰冻圈进行科普的角度论述,材料二则是从冰冻圈开发利用的角度论述。
  B.材料一围绕冰冻圈的内涵、分布、影响和我国冰冻圈科研事业的发展展开,材料二围绕“美丽冰冻圈”的内涵及特点展开。
  C.材料二阐释了“美丽冰冻圈”的概念及其由来,提出它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对丰富美丽中国概念的内涵有重要作用。
  D.材料二认为“美丽冰冻圈”属于自然要素美丽,是自然环境要素与特定区域美丽的综合体,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冰冻圈内的水体一般处于冰冻状态,根据具体分布位置可把地球表层的冰冻圈分为陆地冰冻圈、海洋冰冻圈和大气冰冻圈三大类。
  B.冰冻圈发育具有鲜明的地带性,主要集中在地球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这决定了其变化首先影响该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
  C.全面研究冰冻圈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其他圈层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适应对策,这既是冰冻圈科研的内容,也是它的总体目标。
  D.“美丽冰冻圈”是“美丽中国”概念在冰冻圈中的延伸与运用,是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化目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的冰冻圈,它的变化影响涵盖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会波及全球,对各纬度地区都产生直接影响。
  B.冰冻圈科学已向体系化发展,既综合各要素共同属性,又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初步形成了以圈层整体为核心的研究框架。
  C.“美丽冰冻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冰冻圈系统则对“冰冻圈一—资源生态社会经济耦合系统”有制约作用。
  D.“美丽冰冻圈”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存在着复杂的反馈关系,因此,只要区域经济社会系统改善,冰冻圈系统也将随之改善。
  4.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丽冰冻圈”融入区域发展的一项是(    )(3分)
  A.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通过政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大力加强了暖棚、人工草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经济应对高寒雪灾风险的能力。
  B.塞罕坝两代植树人在鲜为人知的角落造起了一百多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阻止了风沙南侵,保护了天津和北京。   
  C.祁连山冰冻圈通过水源涵养、水量供给与径流调节功能为河西内陆绿洲社会经济发展与荒漠生态系统维持提供水资源,以保持自身生态稳定。
  D.以冰雪吸引人,以真诚打动人,以文化感染人,冰雪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热,把哈尔滨打造成了一座有内容、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理想之城”。
  5.结合两则材料,借鉴“美丽冰冻圈”融入区域发展的思路,简要概括如何推动“自然要素美丽”融入区域发展。(6分)超然客公众号
  (二)现代文阅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黑  狗
  弋舟
  时隔多年,贺轶宁驱车还乡,奔赴女儿的婚礼。一条狗从盘山公路左侧的陡坡滚下来,被他那辆租来的比亚迪汽车撞飞。那条倒霉的狗,像是辆没刹住的车,裹着股黄尘腾空而来。它的“制动”失灵了,或者干脆就是条疯狗。俨然一条浑圆的土黄色麻袋从天而降。事实上,贸轶宁一刹那也以为被自己撞飞的是一只塞满了土豆的麻袋。土豆与麻袋,在贺轶宁的故乡经验里,缺一不可,全然是一体的。离乡多年,故乡打在他灵魂里的烙印,一瞬间,在这突发的状况下被激活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