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数据监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250字。
2024年呼和浩特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数据监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都通常大多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都通常大多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都通常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要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之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之中去,我们才能真正去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了。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些什么?而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且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引文中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再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和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摘编自熊易寒《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避免出现“伪综述”,我们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应多一些关联意识,并应添加针对自己研究的评论。
B.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一篇文献,就意味着我们把它放到了学术史的脉络之中,放到了学术传统之中。
C.间接引用可以只转述文献核心观点,从而有效节省篇幅,这也是学术刊物大力倡导和支持间接引用的原因。
D.社会科学研究者不重视文献综述的写作和文献综述的作用,即使经过努力自行写作,结果也可能不会理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不仅指出了目前文献综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文献综述的作用,还作出了相关写作指导。
B.作者在论述国外文献综述写作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国内和国外文献综述之间,更青睐后者。
C.第④段阐述了普通学者和学术大家的差距,得出专门的文献综述类文章要由学术权威撰写的观点。
D.文章使用“通常大多”等词让论证语言更加严谨,使用“段位”“砍去”等词让论证语言更加生动。
3.联系上下文.对第⑦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B.文献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别人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
C.文献综述要突破别人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这个冬天,东北冰雪游火爆出圈,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也挡不住人们奔赴的热情。哈尔滨更是一跃而成“顶流”城市,元旦3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历史峰值。网友感叹,“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了哈尔滨”但好运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