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三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840字。
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起源并形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北方典型气候特点。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表明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编自《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耱(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墑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凝结了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长期经验和智慧,它能够反映出北方典型气候的特点。
B.虽然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对节气的记述,但直到西汉时期《淮南子》才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
C.中国古代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形成了基于把握农时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D.中国人民深厚的农耕基因不仅催生了天人合一哲学,还促使如今的中国农业引进西欧农业模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深受国际气象界推崇,我们要继续改进、完善、推广二十四节气,利用它宣传中华文化。
B.“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虽然“三九”“三伏”并未成为节日,但我们可以依据节令参与民俗活动。
C.如果中华文明不是以和谐理念为内核,而是倡导征服理念,那么二十四节气这类知识体系就不会产生。
D.我们应利用二十四节气体系,更多使用传统有机肥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探寻可持续发展方式。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B.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C.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D.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4.请根据材料一用一个单句解释“二十四节气”。(4分)
5.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别了,老家
赵丽宏
雪弟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来接他去上海。
雪弟的阿爹和姆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雪弟是由亲婆带他长大的。亲婆,就是阿爹的母亲,也就是祖母。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就要在上海安一个家啦。
可雪弟并不高兴,他不想离开亲婆,他喜欢乡下。趁长辈忙着招呼客人,雪弟一个人悄悄地从后门走了出去。
后门外面是一条河,一条小木船泊在河边。等一会儿雪弟就要跟阿爹坐船去上海。
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有几只鸟在鸣叫,它们躲在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