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4 15:54: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800字。

  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美国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一书的正确书名,事实上应该是《西方古今数学思想》。在全书中,只有介绍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的第9章才涉及到非希腊传统的东方数学。尽管如此,在该章之首作者却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在数学史上,希腊人的后继者是印度人,虽然印度的数学只是在受到希腊数学成就的影响后才颇为可观。”
  只要对中国的传统数学略有所知,即知此语之谬。作为一名中国的数学工作者,首先应对自己的数学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为此,必须首先对成书于公元1世纪左右的《九章算术》与成书于公元3世纪的《刘徽注》有确切的了解。
  数系统的每一步完善都是数学进展的重要标志。无理数的发现,曾在西方引起了数学危机。但是负数概念与完整的实数系统在西方很晚才得到确认。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中曾经说过:“负数虽然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传到欧洲,但16世纪和17世纪的大多数数学家并不承认它们是数。”“数学史上最使人惊奇的事实之一,是欧洲实数系的逻辑基础竟迟至19世纪后叶才建立起来。在那以前,即使正负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最简单性质也没有成逻辑地建立,连这些数的定义也还没有。”
  然而在我国,至迟在《九章算术》中,就已记载着有理数与正负数的各种运算规则。不仅如此,对于古代希腊认为迷惑不可理解的开根不尽之数(无理数),在《九章算术》与《刘徽注》中直截了当地“以面命之”,给出了独立成数的定义与某些运算法则。事实上,通过这种不尽小数的引入,以及开方与圆周率的极限计算,《九章算术》与《刘徽注》实际上已完成了整个实数系统。
  数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成。在中国的传统数学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往往是形影不离并肩地发展着的。但在以欧几里得为代表的希腊传统里,几何学则独立于数量关系而以单纯研究空间形式的格局发展着。
  希腊传统的这种排斥数量关系于几何之外的研究方式可能给数学包括几何带来了严重后果。在欧洲长时期黑暗的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中,数学的发展陷于停顿,几何也是如此。笔者怀疑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那种单纯依靠艰涩而迁曲之形式进行的推理方式,正是造成这种停顿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论笔者的怀疑有多少真实性,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中世纪时的阿拉伯世界——无疑是由于东方的影响——已经充分掌握了当时数量关系方面的许多知识与方法,当然可能还有不少自己的创造。通过回教、蒙古与土耳其的西侵以及十字军的东征,这种知识与方法传入了欧洲,前面所说负数的传入正是其中之一。这种传入无疑促成了中世纪以后欧洲以数量关系为主而与欧几里得传统大相径庭的种种发明创造。
  与以欧几里得为代表的希腊传统相异,我国的传统数学在研究空间形式时着重于可以通过数量来表达那种属性,几何问题往往归结为代数问题来处理解决。面积、体积与圆周率的计算导致无理数概念的引入,相当于“卡瓦列利原理”的“刘祖原理”的发现以及极限方法的创立。把几何问题化为代数问题的做法,则导致方程、天元等概念的引入,多项式运算与消元方法的建立以及各种方程的系统解法:并使几何代数化有途可循,有法可依。17世纪笛卡尔解析几何的发明,正是中国这种传统思想与方法在几百年停顿后的重现与继续。
  笔者曾在多种场合,指出我国的传统数学有它自己的体系与形式,有着它自身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一书虽然也涉及了非西方传统的印度数学,但是仍然认为印度数学是受到西方数学成果的影响才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就的。
  B.欧洲16、17世纪的大多数数学家并不承认负数是数,且实数系的逻辑基础直到19世纪才建立起来,而中国数学家最晚到公元3世纪就已完成了数系统。
  C.欧几里得的艰涩推理方式是造成欧洲中世纪数学发展停顿原因之一的结论不好确定,但有点是无疑的:后来西方几何的进步受到了东方的积极影响。
  D.虽然诞生于我国并影响了数学史进程的数学机械化思想后来经历了几百年的相对消沉,但是计算机的出现又提高了当代数学家对这一思想的重视程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成就缺乏客观认知,这可能也与中国数学家对自己的数学历史认识不够深刻、对相关著作宣传介绍力度不够有关系。
  B.负数“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传到欧洲”,但这并不能证明欧洲数学家关于负数的认知和运用没有受到以《九章算术》和《刘徽注》为代表的中国数学著作的间接影响。
  C.中国传统数学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往往形影不离、并肩发展;但在希腊传统里,几何则独立于数量关系而发展:这说明古希腊的数学至少在几何领域是落后于古代中国的。
  D.从本文对《九章算术》的介绍来看,中国古人研究数学自有一套别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它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智慧或许对现代科学更好地走向未来有所裨益。
  3.下列选项对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篇,论证语言就表现出严谨的风格,“尽管如此”“至迟”等用词体现出其论证的谨慎,而“略有”又体现了高度的自信。
  B.文章第3到7段,针对克莱因的观点,主要从中国古代数学对实数系统的完善、对西方几何发展的影响两个角度展开驳斥,论证有力。
  C.第8段开头使用道理论证,对《九章算术》的数学方法与规律进行了归纳概括。后又就其与西方公理化演绎体系的优劣作了对比论证。
  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但整体来看,丰富的事实论证是所有论证的基础,这彰显了作者作为科学工作者重视实证的科学态度。
  4.小刚同学不了解“数学机械化体系”,假如让你对这一概念作介绍,请列出要点。(4分)
  5.有读者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驳斥克莱因的观点。”假如让你对该读者的看法予以批驳,请列出批驳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遭遇“王六郎”(节选)
  梁晓声
  第一次见到那孩子,大约在四年前的夏季。我在北京南站附近一条马路上拦出租。我不会网约,何况手机上并没下载网约软件。
  正犯难,见前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大男孩。
  大男孩有一张单纯又阳光的脸,气质聪慧,顿时使我联想到了《聊斋志异》中那些善良而才情内敛的小书生,他们是蒲松龄笔下追求起美好爱情来不管不顾的狐仙鬼妹们喜欢的类型。
  我识人的经验告诉我,向这样一个大男孩寻求帮助是会被耐心对待的,便问:“如果我让家人帮我约车,应该告诉家人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