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六)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14 9:47: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530字。

  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六)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彼时的欧洲,正在因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后的二次衰退烦恼;亚洲主要发达国家日本,焦虑于通货紧缩和增长停滞;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在后金融危机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淖里挣扎。全球总需求萎缩,经济学家萨默斯悲观预言“大停滞”,同时呼吁发达国家“再发展”。
  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在二战后接受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多达数万亿美元,但只有寥寥无几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大量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贫困的考验,在发展的困境中寻路。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7%,外汇储备达3.82万亿美元,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此3年前,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国,此后中国一直保持领航,持续释放增长红利。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角色发生历史性改变,在全球发展合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发展奇迹,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发展模式也亟待应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始大规模结构调整。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需要,也契合了国际合作的现实需求。作为最大新兴经济体,中国一端连着最广袤的大陆,一端朝向最广阔的大洋;“世界工厂”依然稳健,“世界市场”冉冉而升。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超大规模经济体,处于全球发展合作的特殊时空交汇点。
  (选自《“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材料二:
  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学家萨默斯悲观预言“大停滞”,是因为彼时的欧洲、亚洲和美国经济都陷入到了危机中。
  B.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得到过发达国家的援助,但发展成发达国家的却寥寥无几,面临的困难依然严峻。
  C.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使得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领航地位,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D.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了发展奇迹,而长期高速发展使发展模式面临新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贸易伙伴众多,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这体现出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B.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大家能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再大的困难都能够解决。
  C.要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就不应把别人的发展视为威胁,不应把经济相互依存视为风险。
  D.我们要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未来,需要有从容的定力、负责的态度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3.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分析了“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认为“一带一路”的倡议符合中国和国际的实际需求。
  B.材料二总结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出的认识,提出“一带一路”走的是人间正道,倡导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C.材料三引用美国布鲁金斯站的文章,是为了证明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已占据领先的地位。
  D.三则材料围绕“一带一路”的主题,以不同的体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
  4.材料二使用了“后卫”变“前锋”,“陆锁国”变“陆联国”的说法,请简析其作用。(4分)
  5.外媒关注到了“一带一路”的哪些亮点?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千里地九霄云
  宗璞
  我在记忆之井里挖掘着,想找出半个世纪以前昆明的图像。在那里,我从小女孩长成大姑娘,经历了我们民族在20世纪中的头一场灾难,在亡国的边缘上挣扎,奋起。原以为一切都不可磨灭,可是竟有些情景想不起来,提笔要写下昆明的重要景色——白云时,心中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昆明的云很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