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2 20:17: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510字。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科幻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以现代性理论的眼光来看,科技是现代社会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也是现代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科幻文学要想真正接触它的内核,那么科幻文学既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直接参与者,也是间接描述者。这些描述多数来自社会的边缘,多数是在科技变革的压力下所展示的、跟科学或科技活动相关的种种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种种梦想及其实现的方式。
  科学技术是人性的解放力量,但也是对自由的压制力量。在过去的300年中,科技发展为人类减轻了许多压力。各类机器的发明;交通工具的产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大了沟通的力度;能源科技、农业科技、医学科技的发展,让人的寿命更长。但是,科技发展也为人类带来了一些压力。各类机器的发明;交通工具便利导致的旅行增加,加强了人的不安定感,导致人的心理超载;原有分散的人口被聚集到城市;自由成长的过程被压缩,导致了学历社会的产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在科技的统驭之下,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带来了生活、地位和心理上的不平衡,这就导致了有些人发出了呐喊。
  如果说科技发展是科幻作家和科幻文学产生的原动力,那么科技发展也是科幻文学内容形式产生的原动力。仅仅是对社会边缘的呈现,仅仅是表达压力的存在或逃跑的欲望与行动,只有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注意到科学因素的引入,科学成果的吸取,可能的科学潜能的发挥,才能使作品成为真正的科幻文学。于是,对于科幻作家的创作,甚至是科技成果的传递,将他们所展示的那个陌生化的环境支撑起来,为他们所批判和思考的现实提供真实的对象。
  科技发展永远是一种社会活动,永远对社会的其他部分产生着影响。将科幻纳入现代化进程,作为现代性的一部分分析,确实有少数将社会生活精简或完全剔除,仅仅面对科技问题的作品。像乔治•伽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就是如此。但即便《物理世界奇遇记》中充斥着有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讲座与梦境这样的作品能看出,选择现代性作为分析的角度,比仅仅选择科技角度更加能够昭示科幻文学跟科学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饱含着科技成分的现代社会当成一架巨大的机器,那么科幻作家就是这些机器周围卑微的工人。机器服务于人类,而为机器服务的工人各自熟悉巨大机器的一些零星部件。在他们分别盲人摸象式地与机器交往中,把他们置于体系的边缘,于是,希望用自己的声音讲述他们对机器的评价,讲述想要逃离机器,这些人中的极端者也许把故事讲得非常暴力,例如,而机器的制造者说,整个机器是为人类设定的,一场为了机器存亡的战争可能就此展开。这就是有关科幻文学的一个元寓言。只要你承认有这个机器存在,有为这个机器服务的工人,机器的存在就是科幻作家想象存在的合法性前提。
  (摘编自吴岩《科幻文学论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福利,但也带来了一些生存问题和生活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类的自由。
  B.科幻文学在科技发展的驱动下产生,作品往往用科学因素、方式等来支撑文本,忽视了对社会边缘的呈现。
  C.科幻作家在饱含着科技成分的现代社会中,对社会的认识是局部的、片面的,他们各自熟悉社会的一部分。
  D.第四段中,“这样的作品”指的是包含着大量科技方面的内容以及精简化了的社会生活的科幻文学作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文学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直接参与者,是基于把现代性定义成现代科学技术、各种民主体制和城市化等的普遍完成来论断的。
  B.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的更新换代,在便于人们沟通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爆炸”问题
  C.科幻作家在现代社会中发现了自己生存被压制,且处于社会的边缘,于是发出呐喊,这样,科幻创作就产生了。
  D.“机器的存在就是科幻作家想象存在的合法性前提”,可见现代社会为科幻作家提供了虚构的基础,却也总成为其批判对象。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变形记》的作者基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情薄凉的现实,虚构了推销员格里高尔在变成大甲虫后,丧失了劳动力,最终只能孤独死去的故事。
  B.《百年孤独》的作者基于拉丁美洲文明发展的进程,虚构了原本闭塞落后的小镇马孔多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变成了繁华之地,人们出现了“失眠症”和“失忆症”的故事。
  C.《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基于对探索地球奥秘的思考,想象未来人类可以借助地航飞船潜入地表之下进行科学考察,还可以通过中微子传感眼镜获得真切的观物感受。
  D.《超越时空》的作者基于对理论物理学家成长历程的思考,想象水底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他们”会对那些提出在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
  (4)作者为什么要以现代性的视角来研究科幻文学?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出版时,正值工业革命蓬勃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之际。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在当时,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请以《海底两万里》为例,说说科幻文学为什么是现代社会的“间接描述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想我的马
  鲍尔吉•原野
  大群牛羊拥挤在公路上,汽车鸣笛也不躲开。牛羊满山遍野,边走边找草吃。今年旱,草还没盖住地面,白音温都的牧民正赶着自家的牛羊转场去塔林花草原夏营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咯噔一下,父亲已经去世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