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2024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900字,答案扫描。
大理州2024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
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
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
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
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
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
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霍金先生提出关于“平行宇宙”的猜想,希望
在地球之外找到第二个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星球。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
数。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瑞
士联邦大厦穹顶上刻着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
子孙后代负责。
(摘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近二三百年来,西方思想在世界学术界起着主导作用,但在面对全球问题的时候,西方
的一些基本思路,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又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
比如,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大大地膨
胀起来,“西方至上主义”、“殖民主义”、“极端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不同时代人们的诉求虽然各有不同,但共同的愿望都是缔造和平环境,
争取民族独立,进而实现和平与发展。
B.材料一认为,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文化的持续推进孕育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
革命,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C.材料二认为,“西方至上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潮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上世
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影响至今。
D.材料二指出,费孝通提出“和而不同”的概念,虽然想法比较新颖,但是能为全球化
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思路。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思想在面对和解决全球问题时出现的局限性动摇了其在世界学术界的主导地位。
B.只要不同的文明之间能够形成全新的共识,世界就能出现一个相对安定祥和的局面。
C.我们只有站在更为宏大的维度去思考人类文明,才有可能找到全体人类的“合力”。
D.相较于“文化自觉”的理念,“美美与共”的设想更为具体,也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既指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优势,也点明了存在的挑战和风险,具有辩证性。
B.材料二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具有严密性。
C.材料一第一段所列举的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材料二所说的“历史纵深感”。
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4.作为一篇论述类文本,材料一却使用了“最”“只有”“唯一”等绝对化的用语,请简析
其合理之处。(4分)
5.“全球文明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代表参会,发表以“交流互鉴,携手同行”为主题
的演讲,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具体内容,列出演讲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岁的沉重
赵勤
18岁,在千辛万苦熬过了高三之后,我没有考上清华。原因竟然不在数学,而在文科综合。揭晓分数的那天,我听完电话里的报数,在草稿纸上加了3遍,得到的仍然是那个我不想面对的数字。我倒在床上蒙头痛哭了整整一天。母亲坐在客厅,也是默不作声地落泪。过了很久很久,她悄悄来到我的床边,抚摸着我的头,那么无奈而痛心地安慰我:“不要哭了,乖,不要哭了。”
烈日不怜悯我的悲伤,耀我致盲。彼时过于年轻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