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28 17:56: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020字。

  内蒙古赤峰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创作中,丑成了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照理,丑的东西只能使人厌恶,何以某些丑的东西进入艺术作品,倒给人们带来美感呢?
  ②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一般地说,美,特别是浅层的美,如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都过多地炫耀其外部,没有余力去表现其内部。这样,当面对这些“美”时,我们的心理器官就会在感觉不到其内部本质的情况下而过分顺利地移动。尽管我们也感到了愉快,但却缺少那种窥视到事物底蕴的深刻的愉快。相反,丑的对象,其外在的形态对审美感官具有阻拒性,它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却具有一种吸引力,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和蕴含的意味,这样,丑的对象就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刻的、更震撼人心的美感。而艺术家也就利用“丑”这个特性,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最深邃的东西。不少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回避美,而选择了丑这种病态的、贫瘠的形态。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展览丑,而是期望激起一种持久难忘的、深刻有力的美感。
  ③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痛快的。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亮,它可以刺穿丑,使其丑态毕露而被征服。对丑的征服会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只能引起我们的厌恶。但对她的心狠手辣的揭露、谴责,却使人无比痛快。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欣赏的不是恶人本身,而是欣赏对恶人的揭露和谴责。斯特洛维奇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中指出:“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同卑鄙的家伙交往很少有愉悦可言。但是痛斥他却真是一件快事啊!在美的理想之光照射下,让丑的劣迹在美面前原形毕露。由于美的理想主持对丑的裁决,难道这一切不产生特殊的愉快和享受吗?”
  ④在艺术创作中,丑作为一种内容,离不开一定的艺术形式。在艺术中,形式不是消极的因素,对内容而言,它是一种征服力量。因此,审丑快感的产生往往是形式征服内容的结果。如果一篇文学作品,所写的是病态的、畸形的、丑陋的对象,那么就单纯内容而言,所引起的是不和谐感、厌恶感或愤怒感。然而,这些内容倘若得到了艺术形式生动、优美的表现,那么就又会产生和谐的、愉快的审美反应。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种厌恶与愉悦相混合的情感,即厌恶中有愉悦,愉悦中有厌恶。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式的征服力量,形式克服了内容,丑化为美,这两种情感终于融为一体,转化为一种真正的美感。在艺术创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美的对象,由于艺术表现的拙劣,结果只能使读者兴味索然,根本谈不到什么美感;反之,一个丑的对象,由于艺术家用美的方式去想象、去表现,而使读者兴味盎然,情不自禁地叫道:“丑得如此精美!”
  ⑤为什么丑的对象经艺术形式的表现就会化丑为美,并唤起美感呢?第一,由于形式的有力作用,丑的对象所引起的情绪兴奋(丑恶感)通过艺术幻象得到纯中枢的缓解和阻滞,不表现为外部动作。第二,由于形式的有力作用,使由丑所引起的并蓄积在心中的厌恶感、不快感等在艺术形式的溢洪道中得到舒泄。这种舒泄不但使情感在量上得到了控制,而且在质上也发生了转换,即从厌恶感、不快感转换为快感、美感。
  (摘编自童庆炳《陋劣之中有至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般来说,面对浅层的美,愉悦更多地来自其外部,我们缺少那种窥视到事物底蕴的愉快。
  B. 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但在美的理想之光照射下,丑被刺穿被征服,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
  C. 一些艺术家以丑的形态为创作对象,不光是为了展览丑,还期待激起一种持久难忘的、深刻有力的美感。
  D. 舒泄丑所引起的并蓄积在心中的厌恶感和不快感,可以使情感在量上得以控制,质上发生转换。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引用斯特诺维奇的话,有力地证明了对丑的批判和谴责会使人产生愉悦之情的观点。
  B. 文章第④段,作者通过假设论证,让我们明白审丑快感的产生往往是形式征服内容的结果。
  C. 文章第⑤段从两个方面阐释了丑的对象经艺术形式的表现会化丑为美并唤起美感的原因。
  D. 本文论证采用递进式,由现象到本质,深入地剖析了艺术中的丑能给人带来美感的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形象地印证了这个看法。
  B. 对于《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许多读者“骂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说明了丑被揭露或经艺术形式表现可以产生美感。
  C. 对于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鲁四老爷、柳妈形象,我们除了厌恶感、愤怒感,体味不到丝毫的审丑快感。
  D. 在艺术创作中,丑的对象比美的对象更依赖艺术表现力,否则,丑的对象很难给人带来持久、深刻的审美愉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科学家曾经从野外收集到大量白蚁,把它们放在一起,有的成群,有的分开,进行观察。放在一群的白蚁变得越来越友好而好动,不断地用触角互相接触。分开的白蚁又成了另一种东西。它们变得富于攻击性,而不再互相接触。它们甚至互相咬掉触角的末端部分,以减少触动的诱惑。暴躁易怒的白蚁终于安下心来,要在这种不利环境中尽可能过得好一点,它们开始准备产卵,并照顾新孵出的幼蚁。
  蚂蚁其实不是独立的实体,倒更像一个动物身上的一些部件。它们是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