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403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大多数青少年每天要查看手机150次,也就是说,每6分钟一次。把这些时间加在一起,他们一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7小时。该死的7小时!这还是排除了他们在学校和做作业的时间!我们的孩子使用科技产品,可以说是在不断被鼓励中使用的。来往于四五个打开的应用程序,不用脑子地滚动着取之不尽的信息,背景也许是正在直播中的篮球比赛。毫无疑问,这对他们发育中的大脑来说是不健康的。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总是在忙个不停,这会使他们趋于被动反应和神经质,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焦虑不安。有智能手机在手,他们中的很多人从不需要记住任何东西,不需要提出一个新点子,也不需要考虑怎么摆脱无聊,甚至不需要学习坐下来“放空自己”。
新的研究甚至表明,智能手机和电子屏幕有可能改变孩子大脑的结构和功能。2019年,美国医学会出版的杂志《儿科》发表了一份令人担忧的研究,通过对大脑的扫描显示初学走路的孩子如果在屏幕前的时间过长,大脑中的髓鞘形成水平会比较低,或者说会“脑白质异常”。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他们的读写能力与语言能力也比较低。髓鞘(因为颜色发白,常被称为脑白质)是形成于神经细胞轴突周围的一层脂肪性绝缘组织。就像包裹电线的绝缘层一样,髓鞘起着保护神经元的作用,能够帮助神经信号更快速、更精准地传导。在宝宝出生后18个月左右,连接布鲁卡语言区和威尔尼克语言区的神经通路开始充分髓鞘化。这两个语言区作为两个关键的皮质区,分别主导着人类语言的产生与对语言的理解。事实上,孩子整个的认知功能都取决于他们大脑中髓鞘结构的完整性。当髓鞘太薄或遭到破坏时,神经信号就不能正常地进行传导;神经信号的传导就会变慢,甚至停止,由此引发心理健康、行为以及神经病学方面的问题。伴随着科技产品使用而来的,是无数的可能性,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孩子,摧毁他们想要沟通、独立的意识,甚至摧毁生育的基本生理驱动力。
2010年,苹果平板电脑发布后不久,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被问到他的孩子们对这个新装备怎么看。乔布斯告诉记者尼克•比尔顿,他们还没有用过,他和妻子“限制孩子们在家使用科技产品的时间”。比尔顿十分惊讶,他又采访了硅谷的其他一些高管。他发现绝大多数高管对他们的孩子接近科技产品这件事,都采取了要么禁止、要么严格限制的态度。比尔顿的结论是:“这些科技公司总裁看上去似乎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最近说,他禁止他的侄子使用社交媒体。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规定他的孩子们在14岁之前不能拥有智能手机。
我们的孩子怎么就成了这些电子产品的奴隶了呢?这些东西本该解放我们、连接我们,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体验生活,去享受和我们所爱的人共处。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精心设计。在某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可来往于多个打开的应用程序、不动脑地滚动着无尽的信息,且伴随着直播视频,他们使用科技产品处于不断被鼓励的状态。
B.比尔顿的结论“这些科技公司总裁看上去似乎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科技产品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C.文章第四段“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精心设计”一句,“精心设计”指的是很多科技公司都以阻止人们之间的互相沟通为竞争的目标。
D.孩子们需要同真实世界进行交流,如户外撒欢、和同龄人交往,观察周围的一切并从中学习,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至关重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正在发育的大脑需要有适当放空的时候,长时间的刷屏会使他们趋于被动反应和神经质,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焦虑不安。
B.在宝宝出生以后18个月左右,连接两个语言区的神经通路开始充分髓鞘化,这可以解释2019年美国《儿科》杂志发表的研究结论。
C.心理健康、行为以及神经病学方面的问题,是由大脑髓鞘异常,神经信号不能正常进行传导引发的,而长时间的刷屏是罪魁祸首。
D.“该死的7小时!”“电子产品的奴隶”“吞噬孩子们的生命”,可见作者对科技产品带来的青少年健康问题忧心忡忡,愤恨不已。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随着电子设备的可穿戴化趋势,可以预料到算法、程序、网络将会丝毫不漏的嵌入24小时生活,甚至嵌入到身体内部,与我们密不可分。
B.计算机专业教授卡尔•纽珀在《数字极简主义》一书中提供了一个为期30天的练习,可通过一个月的时间找回自己对于科技的主动权。
C.被誉为“AI教父”的谷歌前副总裁Hinton曾说,微软和谷歌的剧烈竞争,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竞争可能最终导致AI对人类的威胁成为现实。
D.当今时代,商家“争抢”甚至“窃取”价值堪比石油的数据,企业则利用“算法”挖掘分析用户的数据,以精准“推销”产品、谋划产业布局。
(4)文中那个把母亲关在地下室的男孩显然对游戏成瘾,请用神经化学物质的相关知识对其上瘾的生理机制进行简要分析。
(5)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电子产品正在吞噬孩子们的生命?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书房
陈平原
人们常说,看一个人的书房,就能大体知道其经历、趣味与修养。其实看一个父亲的书房,同样可以大体预测孩子将来的趣味与修养,只是个人经历受外在环境影响太大,远不是书房的氛围所能笼罩。可这一切有待几十年后事实的印证,无法马上“拿证据来”。所以,旁人一般不会对“父亲的书房”之类过于遥远的话题感兴趣。只有当事人自己,才会明白那可能早就消逝了的书房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