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5570字。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审美鉴赏与创造:进行适当的细节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单元写作实践二,设计训练情境,指导学生逐步优化记事。
教学难点:
学会安排好叙述的顺序,处理好详写部分。
三、教学设想
学生在“记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许多,如:没有中心,不知道什么是中心;事件基本都是编的,缺乏真情实感;不注意记叙顺序;凑字数,不注意详略;不会描写,缺少细节,流水账式(记事过于概括);事件过程写得“跳跃性”,不关注前后联系。
以上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类:写作目的不清;记事不清楚;记事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其根源在于:为写作而写作,把写作等同于写作文,这与我们当前的写作教学有很大关系;写作前没有理清事件的过程;缺少细致的观察,没有清晰的认识;写作时未动真情或不会抒情。
将教学内容集中于“写清楚”“写得有感情”,利用教材中的写作实践,以“那一次,我真 ”为聊天话题,教师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既以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又通过链条式思维导图示范把一件事说清楚的思考过程,使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把事情说清楚。再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把事件说得更丰满、更动情,通过小组内生生对话完善学生自己的讲述内容。从说话到写作,印证并践行第一单元中“写作就是用笔说话”的写作理念。
四、教学方法:
实践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很辛苦,20分钟都想不好一个开头。好不容易写出来,一件事没有叙述清楚,或者没有真情实感,或者详略不当。那么怎样做到叙述一件完整的事,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写法指导,教师导航。
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才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2)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3)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4)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完整叙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