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7份)
- 资源简介: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doc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doc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doc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doc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
北京市部分区2023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docx
古诗阅读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11、12题。(共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这首诗中,诗圣杜甫由自身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冷暖,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下列最契合这种情怀的一项是(2分)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B.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中庸》)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12.这首诗中的“归来倚杖自叹息”,描绘了诗人“倚杖”的形象;陆游《游山基础运用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那个金秋,我们走进美丽校园,编织青春梦想;这个盛夏,我们将告别初中生活,奔赴美好明天。让我们一起致敬青春,致敬母校,致敬未来!
致敬青春
有一首诗,拥有它的时候,我们常常读不懂它;能够读懂的时候,我们却将与它告别。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青春是激情宣言,zhāo( )示着舍我其谁的自信;青春是勇敢行动,彰显着自强不息__【甲】__挥斥方遒的豪情。
青春有时会遭遇孤独与__①__(迷茫/渺茫),携手奋斗__②__(才/更)会让青春写满友爱和坚定。
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青春呢__【乙】__我亲爱的朋友?
虚dù( )年华会使多彩的青春褪色,努力进取能将炽热的青春之火点燃。刻苦求索是青春的底色,勇毅前行是青春的姿态,自强不息是青春的品格。多年以后再回首,我们会为今天奋斗的自己感到__③__(欣慰/安慰),露出灿烂的笑容。
1.阅读上面文段,下列对加点字读音和括号中应填入的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zhāo示”应写为“召示” B.“遒”应读作“qiú”
C.“虚dù”应写为“虚度” D.“炽”应读作“chì”
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迷茫 ②更 ③安慰
B.①渺茫 ②才 ③安慰
文言文阅读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三)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13-15题。(共6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朝廷唯以文义①处之,不以应实②相许。出③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④朔⑤。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
(《宋书??谢灵运传》,有删改)
______________
注:①文义:这里指文辞之事。②应实:这里指有实权的职务。③出:外放,到地方任职。④旬:十天。⑤朔:一个月。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有备无患
B.夕日欲颓 颓然乎其 断壁颓垣
C.灵运素所爱好 调素琴,阅金经 素湍绿潭
D.遂肆意游遨 遂许先帝以驱驰 遂逐齐师
1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晨雾将要消散,猿、鸟乱糟糟地啼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