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9400字。
2023年初三综合练习
语 文 试 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以“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志愿服务点亮青春”为主题,制作“志愿服务纪念册”。请你参与标题和导语的校对工作。
第一部分 绘制志愿地图,纪念爱心旅程
从初春到盛夏,从深秋到寒冬,蓦然回首,我们走过一段又一段志愿之路,留下一个又一个爱心印迹。我们将志愿服务地点链接在一起,绘制出一份志愿地图,纪念走过的爱心旅程。
1.检查上面导语,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的意思,所以要把“盛夏”改为“胜夏”。
B.因为表达的是“突然之间的惊喜发现”的意思,所以要把“蓦然”改为“默然”。
C.因为表达的是“志愿路上留下的痕迹”的意思,所以要把“印迹”改为“印际”。
D.因为表达的是“把志愿地点连在一起”的意思,所以要把“链接”改为“连接”。
第二部分 捕捉志愿瞬间,回望感动时刻
用行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擦亮了我们的青春底色。一张张照片,记录下美好瞬间。让我们晒出志愿服务中的温暖时刻,一起回味定格在时光里的感动吧!
2.上面导语中的“底色”一词不易理解。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了解到“底色是底子的颜色,也用于比喻”。你认为“底色”在这里的意思是(2分)
A.青春的时光 B.青春的风貌 C.青春的记忆
第三部分 抒写志愿感悟,传承雷锋精神
有人说,想要在一件事情中收获成长,需要做到两点,即有体验,能感悟 ① 的确,志愿活动既能给我们带来从“被他人需要”到“被别人照顾”的成长体验,也督促我们从中感悟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让我们把真切的体验转化成文字 ② 让我们把丰富的情感酝酿成话语,抒写志愿感悟,传承雷锋精神!
3.有同学对①②处的标点使用有异议,你认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 。 ② , B.① 。 ②; C.① , ② ; D.① , ②,
4.你发现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2分)
第四部分 ,
。我们同心互助,汇聚爱心之光,就能点亮一片天地。让我们许下爱心承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将善意传递下去,将温暖带给更多人。
5.参考前三部分标题的语言格式,依据导语内容,请你拟写第四个标题。(2分)
6.对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大家看法不一。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微光渺小,万丈便会成炬。 B.只要微光渺小,万丈就会成炬。
C.尽管微光渺小,万丈也会成炬。 D.即使微光渺小,万丈才会成炬。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7.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1分)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1分)
9.制作“乐观向上,不畏挑战”主题板报,同学们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你想选用“ ① , ②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
(二)阅读《满江红》,完成10-11题。(共5分)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0.“菊花”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它寄托不同的情怀。《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流露了陶渊明 ① 的心境,《满江红》中的“为篱下黄花开遍”反衬出秋瑾内心的 ② 。(2分)
11.词人在结尾发出“何处觅知音”的慨叹。依据这首词的的内容,你认为词人心中的知音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表述。(不得抄写原文)(3分)
(三)阅读两篇选文,完成12-14题。(共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甲】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