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1410字。
秘密★启用前
2023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二)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电力基础设施保持适度超前发展,加快推动电力系统向迫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转变。尽管电力供应保障基础不断夯实,部分时段、部分区域依然出现了供应偏紧的情况。"十四五"时期,我因用电负荷和用电量预计还将继续增长,需要进一步强化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与此同时,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新型电力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对大规模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等挑战。要补齐这些短板,电力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成为必然选择。
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对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而言,联网主要包括发展特主要包括优化完善主干电网布局,加强城市配电网改造升级和竖强局部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以完善农村和边远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强链主要包括加强电力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智能化水平等,让电力系统变得更加灵活智能,推动源同荷情协调互动。"加快电力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丁怡婷《智能电网,提供强劲电力支撑》)
材料二:
(摘编自东吴证券《2022年数字经济智能电网行业研究报告》)
材料三:
鼓励和促进用户参与自身运行和管理,是智能电网一大重要特征。对供电公司而言,掌握了用户的需求,也就可以更好地衡量供求关系。通过调节用户的用电时间,便可有效提高电同终端用电效率,削峰填谷,平滑电网负荷曲线,减轻电网负荷压力。而对于用户来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电力供应保障基础不断加强,已经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B.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可以保麻国家能源安全,保证碳中和目标
实现。
C.智能电网时代到来之前,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产生的电能不能和传统电网相连接。
D.以电力为中心,优化能源系统,对促进我国电力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4-2020年,中国220kV以上输电线路长度逐年增加,输电线路长度同比增长率在2015年最低。
B.2007-2019年,中国110kV及以下输出线路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输电线路长度同比增长
率逐年增加。
C.我国在大力发展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开始逐步进行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D.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步入新阶段,配电网智能化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核心工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力领域联网、补网、强链、是经济运行、能源转型的重要动力。
B.智能电网时代,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来购买电能、选择用电。
C.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不断进步,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D.促进电力低碳发展,需要考虑阶段性碳目标,更要考虑成本效益。
4.请结合材料四概括如何促进电力低碳发展?(4分)
5.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大力规划智能电网建设和改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喀布尔人 泰戈尔
我屋子的窗户是临街的。我的五岁的女儿敏妮就在我书桌旁,靠近我脚边坐下来,用手轻轻地敲着自己的膝盖玩。
我正在专心地写小说的第十七章。忽然间敏说不玩了,跑到窗前,喊道:“一个喀布尔人!一个喀布尔人!"下面街上果然有一个喀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