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2360字。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5月8日 9:00——11:30】
昆明市2023届“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新闻的“十八般武艺”中,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最常用的两种主要文体,它们在一个总的报道思想指导下,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完成一定的传播任务。有学者指出: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两种信息,一是传播事实信息,一是传播观点信息,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新闻含义。一般来说,在短时间里掌握某一事实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然而如何评判这一事实,揭示它的性质、意义和发展趋势,却并非易事,必定是因人而异、千差万别的。可以说,新闻报道是基础和主体,它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为基本条件,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新闻事实,用事实来反映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意见来启迪受众。新闻评论则是旗帜和灵魂,它总是围绕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当前发生的各种典型事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进行议论说理,指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传播观点信息,以具体有形的意见直接地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具有更鲜明的引导性。这两种文体的大目标是一致的,都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但各自的特点又是十分明显的。在新闻体裁的范围内,如果强调“发表意见,阐明观点”,就能将新闻评论区别于消息、通讯一类的文章。它总是立足当前,就实论虚,析事明理,通过对现实典型事件和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直接阐明观点,表明立场与态度。
(摘编自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
材料二:
在娱乐产业化的时代,偶像诞生就像是资本运作逻辑下一件商品的问世。为了推销这件商品,“颜值即正义”的畸形价值观正在悄然流行。在这种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下,部分人的三观跟着五官走,认为长得帅或美可以代表一切。只要颜值够高,即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十八般武艺"指出了文学体裁的丰富多样,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就是其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文学样式。
B. “颜值即正义”强调优越的长相能代表一切,资本为了推销偶像,快速变现,推动了这一价值观的流行。
C.流量包裹下的艺人大部分用"颜值""人设"俘获粉丝,没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所以难免误入歧途。
D. 偶像是粉丝自己梦想的投射,优质的偶像不需要无懈可击的容颜,而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优良的品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般来看,短时间内掌握某一事实不太困难,然而要深入地评价判断却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新闻评论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B.近年“无脑式”追捧偶像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材料二反思这种现象的成因,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C. “偶像养成”模式将高颜值的年轻人送上各类节目,关注选手的成长过程,它的初衷是培养优质偶像,这一做法无可厚非。
D. 选秀类节目挑选、追捧高颜值偶像,经纪公司、平台和艺人则诱导年轻粉丝为他们投票打榜,他们共同打造了偶像产业链。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作比较,意在表明新闻评论比新闻报道更加深刻,更具有传播价值。
B.材料二聚焦“偶像养成”现象,从造星、选秀、追星三个层面分析畸形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C. 材料二的标题就是新闻评论的中心论点,从“三观”“五官”的关系切入,一语中的,直击要害。
D.材料二吸收部分网络用语,如“颜值即正义”“躺赢”“饭圈”等,拉近了与媒体受众的距离。
4.请结合材料说明当下优秀的新闻评论应具备的要素。(4分)
5.新闻评论应该具有“鲜明的引导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十一”前,光字片人家全部清空。“十一”过后,光字片的大拆除全面展开。那是颇壮观的场面,动用了几十台重型机械——也是相当痛快的拆除。
周秉义赶到现场。当然不用他亲自指挥,他只是去看热闹。许多光字片的人也回去看热闹,不少人百感交集,有些老人还直掉眼泪。直到那时,光字片的人才觉得周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