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高考语文四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790字。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高考语文四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荀子《劝学》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表现蚯蚓因为用心专一而行动自由。
(2)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______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______ ”。
(3)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国家危在旦夕、个人命运坎坷的两句是“ ______ , 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散文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应用之文”和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文学之文”。如果说文学之文抒发感情,应用之文叙事说理,那么站在修辞叙事学的立场上看,“文学之文”和“应用之文”虽然在作品的外观层面差别显著,但在其作品的交流传递效果层面,两大类文章的叙事目的是根本一致的,即以修辞性的说服为前提。
说服接受者的任何作品当中,都有一个“说服者”存在。在古代散文中,所谓“文学之文”表达情感时的“隐含作者”,与“应用之文”说服他人时的“隐含作者”能够共同建构一个更加全面的“真实作者”形象,这个“真实作者”由多侧面构成,读者从“文学”和“应用”两大类作品中可以推导出两种或者更多截然不同的“隐含作者”,或者说,作者有时候会在无意之中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在读者面前,实际的作者经常会和由纸面上推导出的作者相去甚远。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谏迎佛骨而贬潮州,被誉刚直,但其随后在贬官路上完成的散文《潮州刺史谢上表》中就有“破脑刳心,岂足为谢”的摇尾乞怜式陈情语句:元稹在写给侄子的《海侄等书》中正色道:“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然世人皆知元稹狎妓饮酒,出入青楼,更有艳作《莺莺传》盛传于世。在散文这种文学体裁当中,叙事者为文章而文章的功利性叙事目的在此一览无余,所以散文完全可以用于立体式地“勾画”一个完整的“实际作者”。
显然,散文的执笔作者不像其他文体那样隐身于背景之后,只是其动辄现身于台前的策略并不能证明这个“角色”就是演员的“本色演出”。正相反,散文作者是多面化的,由于散文作者的“官人身份”和“文人身份”,文如其人在散文这个文学形式上通常行不通,“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所描述的现象自然也包括散文在内。曾官至尚书,主盟文坛数十年的明代大才子王世贞讥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古代散文在交流传递效果层面的叙事目的,都是以修辞性的说服为前提。
B.对中国古代散文而言,“隐含作者”存在于文学之文中,也存在于应用之文中。
C.散文作者的多重身份,使得文如其人这个特征在散文这种文学形式上行不通。
D.散文是实用的作品,因此古代散文的书写与叙事目的并不是“为文学而文学”。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立足修辞叙事视野,对文学之文和应用之文均有隐含作者之说进行论述。
B.文章第二段以韩愈和元稹为例,论证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常相去甚远的观点。
C.文章以王世贞恶言讥讽布衣谢榛之事,论证散文中存在文人相轻陋习的观点。
D.刘熙载的做法,从侧面证明散文研究既要关注作品内部,也要重视作品外部。
4. 依照文本推导“隐含作者”,下列选项能体现“隐含作者”多面化的是 ______
A.《师说》(批驳耻学于师的不良现象)——《马说》(揭露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
B.《伶官传序》(告诫统治者居安思危)——《醉翁亭记》(地方长官应与民同乐)
C.《赤壁赋》(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记承天寺夜游》(安闲自适的心境)
D.《小石潭记》(贬官后的忧伤愤懑)——《种树郭橐驼传》(为政应顺乎天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 2022年11月底而世至今,ChatGPT热度不减。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一种大型语言模型,通过学习大量文本内容和语言知识,ChatGPT能够生成人类可读的语言。ChatGPT-3.5的关键优势在于人工优化——ChatGPT-3语料库里有大量干货,但不擅长理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