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4/7 21:37: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460字。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4月6日9:00-11:30】
  202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古文字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提供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史实信息,佐证了商代为信史,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殷墟甲骨文主要是商朝晚期的文字,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王室和贵族在行事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之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因为出自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占卜内容,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甲骨发现120多年,至今约有15万片,总计约一百五十万个字。
  西汉司马迁根据所掌握的王室档案材料写成的《史记》,详细地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王室世系和兴亡的历史过程。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确信无疑。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继承清代一些学者疑古思想的基础上,学术界兴起一股疑古思潮。以著名学者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以所谓“层累造成的古史系统”,认为传统所谓的中国古史,并非客观真实的历史,而是后人一代代垒造起来的历史,由此质疑中国上古史的存在,质疑古文献记载,冲击了先秦史信史的体系基础。
  怎么看古史辨派对上古史的质疑呢?实际上古史辨派的学者们,以一种审查史料的做法去看待上古史系,有其科学性和实际价值。但是疑古过头,在国内外产生了始料未及的负面作用。著名的学者胡适就主张,把古史压缩两三千年。杨宽、陈梦家质疑夏代的存在,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做法,即讲中国古代史从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开始。多卷本的《新编中国史》,也是不包括先秦史,而是从秦汉史讲起。国外的影响更甚,比如说现在有些外国学者都受古史辨派的影响,认为中国古代的夏代根本不存在,那就是商代的一个倒影或者是周朝人的回忆而已,就比如《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基本不提先秦史,可以说都是阉割了我国古代史。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几代学者研究甲骨文材料及与之相关的般商历史,学术界逐渐得出了与“古史辨派”完全不同的观点。罗振玉、王国维等利用甲骨文对古史进行修正形成了以二重证据法为核心、熟习古代典籍、结合古地理、秉承小学音韵等治学工具的罗王之学。罗振玉搞清了甲骨文的出土地是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对《史记•殷本纪》进行印证和复原,对《夏本纪》进行了推测。罗王之学在当时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与“古史辨派”对垒叫阵,但是有意识的针对“古史辨派”的“破”而作的“立”,至今看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术建设工作。其后甲骨文大师董作宾、郭沫若、陈梦家、胡厚宣等人的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小屯村一带是商朝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灭国,共历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不复徙都”的晚商都城。新时期以来,研究夏代历史最具著名和影响的是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他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提出:“咱们今天的学术界,有些地方还没有从'疑古’的阶段脱离出来,不能摆脱一些旧的观点的束缚。在现在的条件下,我看走出'疑古’的时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甲骨文不仅解决了殷商信史的问题,还提供一些寻找夏的线索。属于夏代文化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一些陶器刻划符号,比如一个黑陶纺轮的刻划与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比较相似,这些符号大约有24种之多,分别分布于大口尊等陶器的口沿内部。夏鼎、邹衡等考古学家就认为这些陶器刻符,“应该就是当时的文字”,“商朝的文字同夏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属于一个系统。”另外,殷墟甲骨文发现了“夏”字等痕迹,虽然可能与夏代关系不大,但也为寻找夏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甲骨文中有夏代后裔遗迹。夏商周时期的“改朝换代”,改变的只是最高权力的转换,体制并无大的变动,只要不是同被推翻王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大多诸侯国都是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顺风转舵,承认新王朝的统治而继续存在。殷墟甲骨文中的杞、曾、六、戈、雇五个诸侯国,是夏代就受封的诸侯而在商代被续封,仍保有诸侯的地位,是夏代的诸侯见于殷墟甲骨文者。这些甲骨文材料,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证明夏代的存在。
  甲骨文之于中国文化的持续影响和重要地位远不止历史文化价值。比如甲骨文的发现之于考古学、文字学、语言学、语法学、文学、古典文献学、书法艺术等等学科和门类,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今甲骨学不仅是中国古文字学的重要分支,它已经交叉渗透到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及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之间,成为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窗口。甲骨文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可以从文字学角度,也可以从文化角度研究,从文化史的各个方面,包括科技史,我们都能够从甲骨文里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所在、总形与前身,所以甲骨文的文化价值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可知,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及其研究,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甲骨文我们完全可以读出来中国文化自信。
  (摘编自朱彦民《从甲骨文说到中国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骨文”是刻记在甲骨上,所刻记内容为占卜辞,主要出自殷墟的文字。 B.“古史辨派”是一个学术流派,他们对中国上古史存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C.“极端的做法”在文中指讲中国古代史从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做法。
  D.“顺风转舵”在文中指大多数诸侯国抛弃旧王朝,承认新王朝统治的行为。
  2.内容的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司马迁根据王室档案材料编写的《史记》,用文字详细记载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被大多数的史学家认为是信史。
  B.王国维为代表,利用甲骨文对古史进行修正,并综合了多种治学工具,公开地质疑古史辨派。
  C.现字虽然可能与历史上存在的夏朝关系不大,但这一发现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D.甲骨文不仅自身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对中华文化有持续的影响力,而且对一些学科和门类产生了推动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骨文的出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起点,更是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B.在清代以前,中国古代史学家对先秦史的信史体系是确信无疑的,但从清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形成一股质疑古代史的思潮。
  C.按照李学勤学者的观点,如今的学术界已经具备走出疑古时代的条件,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一定可以走出疑古时代。
  D.在夏商周时期,如果和被推翻王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就可能沦落为新王朝的敌对国,从而遭到讨伐,甚至可能会被灭国。
  4.为什么说“从甲骨文我们完全可以读出来中国文化自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论证严密是优秀学术文章的必备要素,请结合文本对本文论证的严密性加以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落雪之夜
  巴金
  我从王主任的房里出来,雪早已住了。山坡上一片白色,石头砌的山路一级一级蜿蜓地伸到下面去。王主任住在半山。我的住处在山下。我在这个军的政治部作客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晚饭后我常常同王主任散步到山沟口;有时我也到他的房里坐坐,听他谈些战斗故事。
  王主任才四十出头,比我年轻,可是他知道的事情很多。他喜欢讲话,要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