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650字,答案扫描。
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致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切艺术的本质,都在于使观众感到振奋和喜悦。文学是艺术的一种,本质也是这样,它同个人和国家的存亡没有什么联系,完全脱离实际利益,也不一定能穷究什么智理。所以,从它的功用上来看,在增进知识方面,不及历史书册;在劝戒人群上,不如格言;在使人发家政富方面,不及工商业;在获取功名上,不如毕业文凭。不过,世界上自从有了文学,人们便接近究满了。英国诗人道登曾经说过:“世界上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我们观看、诵读以后,对于人世似乎没有什么裨益,这种情况是常常有的。但是,我们却喜欢观赏和阅读,就好像在大海中游泳,面前是茫茫一片,我们在波涛问泮游。当春们游泳究了,就会感到身心有了蓝化。而那大海本身,害仲上只是波浦涛飞,没有什么恩想感情,也始终没有给予我们什么救训和格言。但是游泳者的元气和体力,却因此而突然增强了。"所以、文学对于人生,它的功用决不在衣食、房屋,以及宗数、道德等之下。人生活于天地间,必定有时自觉勤奋势动,有时也会精神颓唐而逃惘;有时必须努力谋生计,有时也会忘记谋生的事情而去寻欢作乐;有时活动在现实世界、有时神驰于理想的境界。如果只是偏在一个方面努力,这就是不究满了。严寒的冬天永远存在,春天的生气就不会降临;虽然躯壳活着,灵魂却死了。这种人虽然活着,但是人生的意义丧失了。文学这种没有用的游泳,道理就在这种地方吧。约翰•密勒说:"近代文明,没有不以科学为手段,以功利为目的。”世界潮流是这样,因此文学的作用更加突出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文学具有培育人们理想的任务和作用。
(摘编自鲁迅《摩罗诗力说》)
材料二:
鲁迅在1907年写作的《摩罗诗力说》,在鲁迅留日时期的写作中占有特殊位置。在这篇文章中,他开始张调以文学为药来救治国民精神。因此,在文学史上,我们认为这篇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摩罗诗力",既是其诗学原点,同时也是其精神原点。在范式转型的意义上,《摩罗诗力说》之于鲁迅,一如《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之于巢启超,都是他们从政治和思想学术转向文学的尝试。
鲁迅之所以选择诗这一体裁作为突破口,更多图为诗位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的本质在于使读者感受到振奋和喜悦,它完全服离实际利益,也未必能深究哲理。
B.有人认为近代文明往往以科学为手段、以功利为目的,因此文学的作用更加突出了。
C.《摩罗诗力说》在鲁迅留日时期的写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可以说是鲁迅诗学和精神的原点。D.中国古典诗教传统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鲁迅式现代诗教则是重在激发人的心志。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既用到了引用论证,也用到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方式多样。B.材料二作者引用《毛诗正义》的句子,有力地证明了鲁迅"现代诗教激发人的心志"的观点。C.材料二引用北冈正子的文章,表明了西方文学中反抗精神对鲁迅的影响,拓宽了文章视野。D.材料二尾段对首段提出的""摩罗诗力"是鲁迅诗学和精神的原点"进行了呼应,逻辑严密。
3.以下关于文学的名言,最切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福楼拜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B. 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最美的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最前面,就像它在护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
C. 小仲马说:"任何文学,只要不是把完善道德、锻造理想和弘扬真善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
D.杜勃罗留波夫说:"文学其实一向是教育的伙伴,文学的开展和受教育程度的要求的发展,一向是并行不悖的。”
4.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英国诗人道登那段话的?请结合个人经验,谈谈你的体会。(4分)5.请简要说明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万年青
冯骥才
老蔡家在西门外监了一间砖瓦屋,不住人,开一个小杂货销。这一带没商家,如今有了这个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的小杂货铺,方便多了,而且渐渐成了人们的依赖,有人便给起个好听的名字,叫万年青。
老蔡家有个规矩,从早上日出,到下晌日落,一年到头,创去过年,无论嘛时候,店门都是开着的,决不叫乡隶们吃闭门卖。这规矩是老蔡家自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