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80字。
《守财奴》第二课时实录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
一、导入
师:我们在第一课时,介绍了巴尔扎克及其《欧也妮•葛朗台》并向大家介绍了世界名著的人物画廊中的四位著名吝啬鬼形象。我们还对本篇——《守财奴》作了阅读和划分了段落。这一课时,我们一起来分析本小说的人物。大家知道,小说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
生:人物。
师:是人物。环境是人物生活的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情节则是人物性格的历史。主要是人物。一般地讲,分析人物时,大家应记住这几点:人物是谁?在什么情况下,人物做了什么?(就是说,他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这么做?
师:好,我们来分析老葛朗台。(板书:守财奴——葛朗台)《守财奴》第一部分有句话,是打开葛朗台性格历史的一把钥匙。请指出原句来。
生:“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
师:说得好。(板书:“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执着狂”)对葛朗台来讲,如果他看不到金子,或者看到金子而不能占有金子,用他的话说,就是“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下面该是我们认识葛朗台的时候了。我们来到法国外省小城索漠,在一条高低不平的街道尽头有一所木板房,这就是葛朗台的家,其楼梯破旧得摇摇欲坠了。人们怎么会想得到,这儿竟居住着一位腰缠万贯的富翁。
二、分析形象
(一)第一个故事:抢夺梳妆匣
师:作家为了表现人物性格而选择了几个最佳时机,即能最好地揭示人物本质特点的时机。《守财奴》为此安排了三个情节。第一个情节好是“抢夺梳妆匣”。小说开始讲了葛朗台在自己庄园里盘算着,为“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他“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当她回到家中时,其夫人与女儿正在欣赏着侄儿查理的金匣子,欧也妮捧着匣子,回味着自己初恋的甜美,这是一派天伦之乐。老葛朗台作为一家之主,作为父亲,本应与妻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他做了什么?
生:他“瞪着金子的眼光”去抢匣子。
师:在“抢梳妆匣”这个场面中,你们认为最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是哪个?
生(齐答):“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师:“扑”尤传神。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曾写到:“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在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安安宁宁的去睡觉,好象一条蛇吃饱了东西,不动声色,冷静非凡,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的。”这“扑”字确实写出了他是一只“老虎”。此时,当他看金匣子时,那事前的算计,理性的思考被一种感情所替代,是什么?
生:“占有金子”。
师:对。为了占有金子,父亲的尊严,人性的理智丧失殆尽;妻子的祈求,女儿的哀告,他全然无动于衷。这句话还好在哪里?
生(部分):比喻好。
师:还有呢?(学生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