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病句修改指导与练习
- 资源简介:
约8230字。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指导与练习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考试要求
能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2、 考题示例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把“降低”改为“缓解”)
B.有关专家建议,在前往甲型H1N1疫情发生地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严防病毒不传染。
(把“不”字删去)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把“使”或者“由于”删掉)
D.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
(把“发射并研制”改为“研制并发射”)
2.下面是一份倡议书的部分内容,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深刻认识到, (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一治理一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 (C)中山陵园管 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方案 。作为中学生, (D)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
[答案]1、A,一般说“减轻……负担”,所以应把“降低”改为“减轻”。
2、B,此句否定失当,“避免不能”属双重否定,“避免”已有“不要”意思,删掉“不能”。
三、修改病句原则
1、尊重原意原则(真实性原则):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千万不要违背原意,另起炉灶。
病句:因为他病了,所以他不得不上学。(否定失当)
分析:原意是他因病不上学,所以删去“不得”。(不可改成“他长大了,不得不上学。”)
2、少改动原则(经济性原则): 能 调整语序 的 尽量不增删;改一处可以的就不要改两处 ,等 等。
病句:他的家乡是广东中山市人。(句式杂糅)
分析:原意是说他家乡是什么地区,最少的改动是把“人”删去。(不必改成“他的家乡是广东中山市,他是中山市人。”)
3、对症下药原则(针对性原则): 哪儿有毛病,就改哪儿;是什么毛病,就用什么方法。
病句: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分析:“50万朵”与“花粉”搭配不当,“花粉”不能说多少朵,所以在“朵”的后面加一个“花”字,修改为“50万朵 花 的花粉”。
四、修改病句方法
1、增补。 对成分残缺的病句用增补法,缺什么成分就补什么成分。
2、 删除。 对成分“赘余”的病句用删除法删去多余的,对自相矛盾的逻辑病句,依据实际情况删除矛盾的一方。
3、 调换。 对搭配不当的病句,用此法调换词语;对语序不当的病句,用此法调换词语的位置;对前后失却照应的病句,用此法作调整,以使前后照应。
4、 精简。 对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 的病句,用精简 法 ,以使语句表达方式具有单一性,能用多种方法改的,选用最简便的一种。
五、常见病句类型
① 成分残缺 、② 成分多余(意思重复) 、③ 搭配不当 、④ 语序不当 、⑤ 前后不一致 、
⑥ 自相矛盾 、⑦ 范围不清( 并列不当) 、⑧ 否定失当 、 ⑨ 指代不明 、⑩ 句式杂糅 [róu] 、
词语色彩误用 (褒义、贬义、口语、书面语、科学术语之间用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病句: 通过 观看赈灾义演晚会, 使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改正:“通过……使……”句式造成无主语。因为“通过……”是个介宾短语,作状语用,不能作主语;可删除“使”,让“我的心”成为主语。
(2)缺谓语
病句: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思想。
改正:在“忠诚”前加“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