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0张。含课件和教案。
守财奴
江苏省盐城中学 季明春
一、教学目标: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四、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文坛上,《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就是一个因放不下那两茎灯草而不肯咽气的吝啬鬼,在世界文坛上也有四大吝啬鬼:俄国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最后一个就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那就是我们今天要接触的艺术大师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
二分析人物形象:
(一) 分析“财”
巴尔扎克说:“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东西上面。”(幻灯)对葛朗台来说,他所痴情的就是他的财宝。迅速浏览课文,找出可以称得上是“财”的东西。
明确:匣子,遗产,密室,十字架(路易、首饰为了骗遗产、金子放在密室里)
[板书:匣子 遗产 密室 十字架]
(二) 分析“守”
当葛朗台面对这些财宝时,他是什么态度?
1匣子:
从文中找出葛朗台对“匣子”的是什么态度?葛朗台的哪些行为吸引了你?
明确:31页:①“瞪”——可见葛朗台太太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一对闪着攫取猎物的凶光的眼睛;
②“叫”——我们能猜测出葛朗台太太极端恐怖的脸;
(请同学来表演葛朗台的语言与动作)
③“纵”“扑”——葛朗台已经是76岁,是个“老头儿”,但身手却如此敏捷,迅猛,看似不符合年龄,实则和本性贴合,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不“纵”不“扑”又怎么能成为葛朗台呢?
明确:这两个动作看出葛朗台饿虎扑食攫取金钱的丑态,他是一下子把这匣子给“抢”了过来,可以说他是个抢劫犯。
[板书:抢]
正如作者给他所下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