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教师版)
-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9170字。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中印两国若真正开打,对美国来说就是鹬蚌(bèng)相争,渔翁得利.
B.小树苗好在得了这颗大树的荫庇(bì),躲过了这场台风的侵袭.
C.为人要和气,与人说话切忌咄咄(duō)逼人的语气.
D.小猫在冬日的暖阳下慵懒地打盹(dǔn).
答案:A蚌(b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凡 勾兑 责无旁贷 良辰美景
B.取缔 搀扶 见风使舵 自残形秽
C.沧桑 干瘪 对簿公堂 营私舞弊
D.谤誉 松驰 馋涎欲滴 并行不勃
答案:C. A.明矾 B.自惭形秽 D.并行不悖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的“痴”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山城路况复杂,而我恰恰是个“路痴”,撞进闹市半天出不来。
A.一面想要力争上游,一面又好逸恶劳,你真是“痴心妄想”。
B.他是个数学天才,但在音律方面就显得“有点痴”了。
C.为了身心健康,青少年不宜“痴迷网络”。
D.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
答案:B. A.不切实际 B.不聪慧、愚笨 C.沉醉 D.发呆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答案:B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 《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答案:A。《社戏》是《呐喊》中收录的小说。
6.名著阅读《水浒》(4分)
(1)《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逼"字在林冲身上体现得最明显。(1分)
(2)“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