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5710字。
2006年初三阶段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题人:石家庄 邵太宏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7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7分)
1.默写 (8分)
① ,载不动许多愁。
②马作的卢飞快, 。
③ , ,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求之不得, , ,辗转反侧。
⑤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2、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5分)
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2分)
②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刻画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作者杀敌立功愿望的句子是: , 。(2分)
③温庭筠的《望江南》表达作者盼望之且、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什么?
。 。(1分)
3、填空(4分)
①一个美国女士读了学者钱钟书的书,十分敬佩,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钱钟书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②“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这首短诗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它体现了冰心这两部集子所表现的三方面内容的一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部集子另两个方面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部分 阅读(43分)
二、说明文阅读(11分)
建立精确有致的预警系统
①去年的飓风“珍妮”导致了多达3000名海地人的丧生,但同一场风暴袭击相邻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时,却没有造成大大伤亡。
②多米尼加人之所以相对顺利地挺过了这场风暴,要归功于他们对山林的保护。相比之下,海地人大肆砍伐山林, 洪水奔涌而下,洪水和泥石流冲垮了山下的房屋。
③由此,人类应该深刻反省 与 的关系, 是互为因果的。与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系统相比,遭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就要弱得多。
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损严重,特别是一些国家的珊瑚礁和防护林遭到了严重破坏。人类不仅需要一个生存的空间,而且需要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这样才能抵御灾害的影响,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因此,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保护森林,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环境资本”,它们不仅是宝贵的资源,也是重要的保护屏障。
⑤为了减轻灾害的毁灭性影响,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始终处于有效实践的最前沿,为其他面临类似灾害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减轻或控制灾害的宝贵经验。他们之所以能避免大面积的环境破坏,是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周密规划和防范工作,其中包括教育项目和信息数据管理。
⑥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以新的思维方式,建立针对如台风,飓风、化学事故和石油泄漏等多种风险的预警系统,把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的因素也一同纳入到预警系统中去,使预警系统更加精确有致,减少上述悲剧的产生。
(选自《参考消息》有删改)
4.阅读全文,从中筛选信息,说说新的精确有致的预警系统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