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小题,约5880字。
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三)
座号姓名一二三总分
一、积累和运用(22分)
(一)请填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12分,每空1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2、 ,一览众山小。
3、 ,门前流水尚能西!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5、野芳发而幽香, 。
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7、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 ,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8、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心情如水。正如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所写的“ , ”。
9、李白的诗中有许多表现身处逆境仍然乐观自信的名句,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 。
(二)完成下列语言运用题目(10分)
10、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4分)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①想求得发展和生存,就必须忍受或多或少的痛苦。只有经受各种考验的洗礼,才能茁壮成长。但真正的痛苦莫过于当有“大鱼”垂青或降临时,②却因为自己知识的浅薄和才能的平凡而把握不住,最终只能眼睁睁地让“大鱼”溜掉。一位名人说过:“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所以,不管你是否有意思,都得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有了危机感,就会学无止境,永不满足。只有多学点知识,多培养技能,才能在竞争中拿出应对机遇的招数,不至于眼睁睁地看着机遇从自己凝视的眼前溜走。
(1)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修改。(2分) 改为 ; 改为 。
(2)文中有两处病句,请逐一修改。(2分)
①句应改为:
②句应改为:
11、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初二新学期开学,班里改选班委。原是班长的李丽因为不爱帮助同学,人际关系不好而落选了,而原文艺委员、李丽的好朋友徐芳则出任了新班长。李丽想不通,一连几天闷闷不乐。班主任陈老师看在眼里,打算除了自己做做李丽的工作外,还让李丽的好朋友、现任班长徐芳去和她谈谈心。她们要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陈老师和徐芳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陈老师说:
徐芳说:
12、推敲下面的句子,然后按要求改写。(2分)
她像一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请写出一个句子,要求不增删、不换文字,使所写的句子与原句意思相同。
二、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3——15题。(6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3、诗中“ , ”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图,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