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用更加规范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源动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18 23:01: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个字。

  高效课堂——用更加规范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源动力
  涪陵十四中学校徐成亮
  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工业领域中的“高效”来理解,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一堂课结束后,看学生到底学到多少知识,习得多大能力;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学会了学习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一、高效课堂推行的背景
  高效课堂概念的提出源于本世纪初,在我国,搞得比较好的要数山东和浙江等沿海地区。它的推行估计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弊端。以前我们深受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确立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我们喜欢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制定统一的标准去教育学生,而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对生命个性的阉割、对生命自由的压抑、对生命差异的漠视。不但违背了教育规律,也有悖于生命成长的特点。难怪学生厌学,教师无奈。山东潍坊一中2005年8月新学期作了一次学情调查,结果显示,学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共性问题有:(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6)继承传统多,自主创新少。(7)实验讲得多,学生做得少。这种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传统教育,必将成为高效课堂教学的绊脚石。
  二是源于新课改的提出与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素质教育”,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有几个核心理念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首先是“学生观”。新课改指出,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摆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他们丰富的潜能,拓展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是关于“发展观”。自古以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新课改也特别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拟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第三、关于“知识观”。新课改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