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美是读出来的——浅谈新课程下新诗的朗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12 15:23: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00字。

  诗的美是读出来的
  ——浅谈新课程下新诗的朗读教学设计
  (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茆诗磊)
  【摘要】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朗读,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课堂教学    朗读     情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手法,也是一种灵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反过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呈现出的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精彩”的讲解和学生“迷茫”的眼神。语文教学究竟误入了怎样的迷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终于迎来了她的又一个春天。在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的创新不是简单的与过去的决裂,而是要在创新与守正中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技巧。
  新诗单元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指导学生品味、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这里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教学时用“情”这根红线来贯穿,学生必大有思想和情感的收获。如何透过表层文字领悟深层情感?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朗读。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在此,笔者有意地尝试着将新诗教学与朗读有机地融合起来,设计出几种新诗的朗读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将“朗读”作为一种课型来设计。
  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对“课型”的最为简单的解释是: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所以,朗读课型的主要活动方式就是朗读,兼以品析、讨论、讲解等等。笔者在执教《沁园春•长沙》时就尝试了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教材,收到的效果也很不错。
  请见《沁园春•长沙》的朗读课教学流程。
  第一次读:读流畅响亮﹑人人出声——扫清所有的文字障碍,读得沸沸扬扬,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次读:读得有高有低﹑抑扬顿挫——教师示范,学生学读。这里的抑扬顿挫主要是指词本身在音韵上有高有低,富有变化的阅读快感,切忌读得平平淡淡﹑四平八稳。  
  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感情饱满——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找出描写﹑叙述与抒情的语句 。对于描写的部分要读出秋的美丽与勃勃生机,对于回忆的叙述部分要读出革命青年在峥嵘岁月里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对于抒情的部分要读出作者对不能主宰命运的惆怅与发誓要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