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段落作用题学案
- 资源简介:
约6780字。
现代文阅读段落作用题
海边拾贝2008
【复习目标】分析作品的段落作用
一、自主学习
(一)高考例析
【2010全国2卷】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得、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书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问题】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参考答案】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二)基础落实及练习
1、开头段的作用
开头段在结构上可以总领全文(统摄全篇),引起(领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在内容上可以为全文奠定……基调,也可以交代相关背景,如果是景物描写的段落还有渲染气氛、衬托(烘托)情感的作用。
练习【2009年山东卷】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问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中间段(句)的作用
在行文中也有一些段句,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这些段句在结构上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叫它过渡段(句)。这些段(句)往往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句)既是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引出后面的议论、记叙或描写。
练习【2007江西卷】
泰山很大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