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金牌阅读题库大全》社科文阅读试题汇编
- 资源简介:
共30篇,约76770字。
社科文
金牌考点与对策
社科类文章,一般是指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属议论文性质类文章放在第一卷中去考查,是一个新的变化。从近几年高考试题选文来看,偏重于文艺科学方面的作品,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欠缺,理解起来有难度。
1.在词的理解上,要注意词的多义问题。如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就出
现了三个“内容”,有着不同的内涵。这就需要明确三个“内容”所在的语境,根据语境来理解它们的确切内涵。
2.在句意的理解上,要注意抽象含蓄的句子。这些句子大多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题中有3题都是比喻性的。理解比喻性的句子,要从上下文的联系中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有的题目要求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概括,这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概括是突出具体内容的潜在的思想,而要把这潜在的思想抓住,就要善于抓住主干,排除枝叶,选出最核心的内容。
3.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这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所谓重要信息,它是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社科类文章的论点和论据都是重要的信息,文章为了论证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论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其根据是看信息与观点的关系,是正面证明还是反面抵消,是直接支撑还是间接扶持。如果信息本身比较复杂,由多处组合,还要看选项对信息本身是全面把握还是断章取义。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也是社科类文章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但更多的则是分散在多处,寓于议论之中,这要我们加以辨别和筛选。如何解决?首先要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其次要把握关键句的意思,如标题,各段的起始句、收束句,文章的提示语、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有助于正确地分析概括。
名题示例
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曰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色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秦本纪》云:—色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椒真训》高诱注:—色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1.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128
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
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3.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乌,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