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40字。
比较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考生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更深刻地把握材料的本质特点.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拓展、创新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文言文比较阅读在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是一大亮点。
考点追踪
它考查的内容主要有:(1)判定语句的朗读停顿与断句:(2)理解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3)用课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问题;(4)将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6)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7)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
技巧点拨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人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做题的基本步骤是:
1.初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其主要内容。先浏览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其关系.以求更准确地理解。
2.落实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如在回答词义、句意及用法时,要从与之相关的语句分析和试题的考查点人手.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同时要注意文段的出处、注释、备选备答项的相互联系,寻找突破口.这样可以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3.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解答时只要努力通
过回忆和运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绝大部分题目都能迎刃而解。
真题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114题。(安徽省池州市2007年中考试卷)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