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70字。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消灭错别字。正确地书写汉字是培养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绝非小事,不能等闲视之。这一节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认识错别字类型,归纳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字,了解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意识。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课本课堂活动
●给城市洗把脸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在街道的牌匾、广告中发现的错别字,使学生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和避免写错别字的方法。
一、课堂活动步骤
(1)看图找错。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片和另外八例招牌文字。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说出正确写法。教师最后确定答案,进行说明。
(2)身边举例。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平时在街头看到的错别字现象。要尽可能多找出一些例子,教师也可以补充例子。
(3)归类分析。分析乱造简化字、滥用外文字、生造网络字这三种错别字现象。让学生尽可能多举一些例子。教师要讲解造成这些错别字的原因,强调正确使用汉字。
二、相关知识补充
其他常见错别字的例子。如“精品装潢”写成“精品装璜”,“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排档”写成“排挡”,“菠萝包”写成“波萝包”,“空调”写成“空条”,“男鞋”写成“男”,“高粱”写成“高梁”,“垃圾”写成“拉圾”,“欢度春节”写成“欢渡春节”,“豆腐”写成“豆付”,“插座”写成“扦座”等。
2.2补充课堂活动
●报刊扫描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找出报刊杂志上出现的一些错别字,使学生了解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帮助学生避免写错别字。
(1)哪些字写错了
同学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报刊杂志。仔细观察,里边常常能发现一些错别字。下面是从一些报刊中摘下来的句子,请同学们找一找里面的错别字。
①聆听时代的蛩音(某报“社会周刊”一篇文章的标题)
② 杨澜问田长霖:“1990年出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校长,成为加州大学120年来第一位华裔校长,为什么在1997年提出辞呈?”田长霖说:“提出辞呈原因很多,我已经当了7年的校长,做了许多的工作,不需要再恋战,所以在名望最高的时候退下来。”(《走出“美国梦”》访谈录)
③采用先进的“快思逻辑”系统,就算是量度微弱或不规则的脉膊,也准确无误。(广告)
④笔者又送上特地带来的糖果,主人赶紧接过又马上贡奉在祖先排位前。(《探访洞穴民》)
⑤我们登上了……的主峰,登高远望,一揽众山小。(图片说明)
⑥此殿里有4面巨大的镜子,总统对镜子在殿内的作用感到不理解,李军告诉他,此镜不是正衣冠用的,而是用它避邪。(《克林顿迷上故宫》)
⑦以我之薄力是图劳的,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这小园的消失。(《永久的挽歌》)
⑧……而且在和平时期参军的指战员,也会容易忘记这个人民解放军克敌致胜的传家宝。(《还要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么》)
⑨本刊的发行量在全国文化综合类期刊中始终高踞榜首。(《本刊重要启事》)
⑩轻时局部凸起,略带搔痒。(某月刊文章)
以上各例的错别字(前)和正确写法(后)依次是:
蛩音──跫音,恋战──恋栈,脉膊──脉搏,贡奉──供奉,一揽──一览,
避邪──辟邪,图劳──徒劳,致胜──制胜,高踞──高居,搔痒──瘙痒。
(2)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A.误用声旁相同的别字
比如例①,“蛩”有两个读音:“qióng gǒng”,读qióng时,有两个意思:“蝗虫”和“蟋蟀”。“跫”读音“qióng”,意思是脚步声。作者本意当是聆听时代的脚步声,也就是“跫音”,而不会是“蟋蟀或蝗虫的叫声”(蛩音)。
再如例③,“脉搏”指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的冲击而引起动脉的跳动,因为是和人体有关的,所以人们往往容易把两个字都写成“肉”旁,却不知“肉”旁的“膊”指的是胳膊、肩膊。“脉搏”的“搏”之所以从“扌”,因为指的是有节奏地跳动,即“搏动”的意思。
对这一类的错别字,需要认真分辨形旁。通过形旁分辨它们的意义差异,就可以找出和避免写错。例⑤也是这种情况,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说明原因。
B.误用和混淆同音词
比如例②,“恋战”一般形容在战斗中企图取得更大战果,不愿退出。“恋栈”是说马舍不得离开马棚,比喻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两词同音,稍有疏忽就容易写错。
再如例⑩,“搔痒”是用手挠痒,动词,形旁从“扌”;文中所言“搔痒”应为“瘙痒”,是一种皮肤病症,“瘙”,音“sāo”,形旁从“疒”。“搔”为“瘙”之误。
对这一类的错别字,也需要仔细分辨形旁。例④和例⑥也是类似的情况,请同学们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