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教学经验”在语文课堂上的尝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洋思教学经验”在语文课堂上的尝试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农村中学的班额越来越大,我校初中每班人数在65人左右,有的竟达70人之多。面对如此庞大的班额,学生拥挤,程度参差不齐,教师难免顾此失彼,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却有较大难度。我借鉴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的经验,有选择地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增强了课堂的活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化整为零,全员参与,上活上好语文课
在大额班级中,想让每个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十分困难。语文课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大量的语言练习,按常规参与课堂,人均一次要花费掉大半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洋思中学施行学生“演”,教师“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做法给人以启迪。我将全班化整为零,人人参与,教师指导,活而不乱,避免了过去少数人说,多数人看的局面。具体做法是把邻近的学生每四人化为一组,成绩佳者为组长,其他三人分管重点字词记忆,朗读背诵和预习检查,各司其职。在课堂上以组为单位进行记忆生词、自学讨论和探讨疑难点等活动,形成一种“兵教兵”的互助格局。如在自学讨论时,每组先自行进行,选出代表,组际竞争比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人人动口,表现欲得到尽情发挥,大大增加了学生活动的密度。我制定了每周学生学习情况报表,由组长逐项填写、周六汇报。信息实,反馈快,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小组活动还延伸到课堂外,除了集体预习,还引导学生词语积累、重点语段阅读、课外拓展阅读等专项练习,考前编写综合练习,组际交流、自考自改,其乐无穷。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学会了融会贯通,综合了知识,了解了出题意向和考查动机,也培养了能力。这种四人小组的活动形式优点在于小巧灵活、功能多样,责任明确,全员参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学生自律能力,增强互助的凝聚力,消除了枯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