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4 12:46:5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40个字。
  区级公开课教案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京一中郝明霞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3、(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能力,提练文章主干。
  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这是初中阶段9篇鲁迅作品中的第一篇,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解读鲁迅的钥匙。北师大王富仁教授和钱理群教授的两段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学习鲁迅要“透过语言,感受真情,进入内心”。
  二、感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了解了鲁迅生平,理请了文章层次。知道作者写《风筝》,是缘于小时侯的“毁风筝”事件。谁能简要地讲讲这件事。(插图)板书:毁
  作者后来称这件事为“精神虐杀的一幕”,这是为什么,这种虐杀,这种伤害体现在哪里。读读课文3,4节,勾画勾画,再谈一谈。
  第三节:
  △“小兄弟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大好春光,放放风筝,正是有利健康的活动,可是我却嫌恶,不许他放,多么可怜的孩子!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惊呼、跳跃。”写出了弟弟对对放风筝的入迷和浓厚兴趣。这本是极正常的、儿童的天性,而“在我看来却是笑柄,可鄙的”。“只得”这个词把压制写得很严酷。朗读:你能把弟弟入迷的样子读好吗?
  第四节:
  △别人都买风筝,小兄弟买不起就自己做。别人放蟹、蜈蚣、瓦片,弟弟却是做蝴蝶风筝。可见他很聪明,很有创造力,可我却很愤怒,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苦心孤诣偷做风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