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10140字。九江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一 语 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窒息(zhì) 谄媚(xìan) 莅临(lì) 杞人忧天(qǐ)
B.刀俎(zǔ) 杯杓(shuó) 彘肩(zhì) 夜缒而出(zhuì)
C.婆娑(suō) 目眦(zī) 戮力(lù) 共其乏困(gòng)
D.厚遗(wèi) 偏袒(tǎn) 忤视(wǔ) 卒起不意(c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副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B.一些幸存者馔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志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C.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既使在生病的时候,老板也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治她们去做工作。
D.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3.下面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
D.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振聋发聩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B.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
C.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D.“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些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已成为心理学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B.中日双方如果能以安倍首相访华为开端恢复高层互访,不仅将推动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将利于扭转近年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
C.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D.权威人士强调:最后,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火灾,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儒家虽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
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杀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杀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