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阶段小结
- 资源简介:
- 约7520字。——“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阶段小结
语文组 陈玉琼
本学期,我根据学校总课题的规划,确定的阶段目标是“
妙用教材,激活兴趣,提高能力。”从教材看,本学期,在完成了高中语文教学之后,我选择了如何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这一模块的内容与我们的课题内容十分吻合,为我们完成课题研究的阶段性任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下面,我就这一阶段的研究作一小结。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古代文学、文化方面的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难以速成。因此,我在高三前,就保证学生阅读相对充分的作品数量。让学生比较完整地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特点,又有了一定的作品数量的阅读积累,从个人古代文学素养的提高和古代文化涵养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新课程的高考趋势看,2009年的高考,我省语文科的命题必然会加大古代诗歌散文考查的力度,在赋分上会出现比较大的调整。如果学生像过去一样只靠高三总复习时的强化训练,肯定无法应对。
选定了这个模块,我们就对该模块的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思考。从教材的编排体例看,出现了全新的思路,即按文学欣赏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编排。在处理教材,我努力做到“有一点趣味,讲一些方法,明一些规律”。
诗歌欣赏的方法和规律,学生肯定是必须掌握的,问题是如何掌握才更有效。因为,对学生而言,古代的作品远离了现代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似乎有着必然的距离,我们必须挖掘出最佳的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兴趣,使学生亲近他们,喜爱他们,消除陌生感、隔阂感。
例如鉴赏诗歌要设法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艺术的规律,进而掌握诗歌艺术欣赏的方法。我的比较成功的做法有如下三条:
1、试误。我在介绍“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一课时,用了这个方法。我拿出唐代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一诗作引: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问:这首诗的主题是哪一类?
选择:A爱情诗 B闺怨诗 C行卷诗
学生纷纷上当。因为,从字面意思看,当然是爱情诗!
待学生回答后,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