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语法知识专题讲解教案
- 资源简介:
- 约8720字。语法知识专题讲解
【课时安排】:3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语法相关知识巩固复习语法。
【教学过程】:
词类和词性
(一) 知识概述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
实词可以分为: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6、代词: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⑴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
⑵用来指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⑶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叫疑问代词。
虚词可以分为:
1、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等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有些介词如“在、比、给”等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个场合是动词。
3、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词。“和、跟、同、与”这四个词,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兼有两种词性。
4、助词:附加在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附加意义或语气。
助词分三类:
⑴结构助词:“的、地、得”等。其中“的、地”是偏正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
⑵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⑶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啊、呀”等,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用在句子末尾。
5、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叹词常独立成句,可以用在句前,也可以用在句中或句末。
6、拟声词:摹拟声音的词。
词类是对全体词进行分类的结果。词性是给个别具体的词进行归类结果。就许多词来说,哪些词属于哪—类,这是词类:就—个词来说,它属于哪—类,这是这个词的词性。
(二)词性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