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09届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10140字。安徽省合肥一中200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史记》试卷(一)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者:谢长雷
一、(12分,每小题3分)
⒈下面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 )
A. 谮(zèn) 颛顼(xū) 祗台(yí) 自疏濯淖(nào)
B. 鯀(gǔn) 缧紲(xiè) 陬邑(zōu) 变徵之声(zhǐ)
C. 毳(cuì) 糗粮(xiǔ) 惨怛(dó) 嚄唶宿将(zè)
D. 飧(sǖn) 皋陶(yáo) 僭端(jiàn) 樵苏后爨(cuàn)
⒉下面对词义的解释不够准确的一项( )
A. 诸神受纪:指诸侯承受新历法。因诸侯和郡守都要依照历法按时祭祀辖区内的山川神灵,
故称“诸神受纪”。纪,历法。
B. 诞淫厥佚:大肆淫乐。诞,放荡。淫,过分,无节制。厥,其。佚,同“逸”,安乐。
C.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才美德。瑾、瑜,都是美玉。
D. 五霸之伐:如同春秋五霸的功绩。五霸,春秋时的五个诸侯盟主,就是指齐桓公、晋文
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伐,功劳,功绩。
⒊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在这首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乐曲声中,我们听到了极为和谐而又令人震撼的音符。
B.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感到余味无穷。
C. 在语文课堂上,身为老师的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文本的解读与探究中感受大家的思想,分享大家的情怀。
D.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⒋下面关于《史记》的常识性介绍有误的一项( )
A.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B.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
C. 近人康有为称赞《史记》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按司马迁所说,编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打垮了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韩愈、柳宗元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作家。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奠定了散文创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上作出了典范。他们开创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随着语言自然音节、自由抒写的文风。他们不仅恢复了散文的历史地位,而且把散文的实用范围推广了,使散文在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表现自己的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
中唐时代,传奇小说和古文并兴,二者是互为影响的。古文运动解放了文体,使着意好奇的传奇家,得到更自由的表现形式,因而促进了传奇小说的发展;传奇小说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也给古文家以借鉴,因而也有利于古文运动的推广和成功。韩愈、沈亚之都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的。他们既提倡古文,也写作传奇小说。
但是,从晚唐五代到北宋初,古文运动实际趋向衰落,骈文恢复了统治地位。原来古文运动,就形式说,是对骈文的革新运动。但是骈散文之间并无绝对严格的分界线。韩柳古文并未废除骈词俪句固不必说;在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