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80字。
关于文学性阅读题的命制和解题思考
宁海明望中学 陈语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严格按照课标与考试说明的要求,秉承几年来一贯坚持的着重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的命制策略,考查点涉及词语、句子、信息整合及对文本的赏析评价等各个方面。试题既灵活多样,又注重学生的积累水平;既有一定的区分度,又保证学生的基本得分;既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又关注教学实际,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命制特点。
2008年嘉兴卷文学作品阅读的选文改写自谢志强的小说《黄羊泉》。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嘉兴市第三年选用小说文本作为考查材料了(2006《父亲的眼神》,2007年《三轮车夫》),这也许是因为小说作为阅读材料兼有叙事和文学性特点,又有想象空间,很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缘故。2008年的命题沿袭去年的模式,共有4大题,17分。
⑴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词的妙处。(4分)
①“他们闻着沙漠干燥的死亡气味,感觉体内的水分仿佛都将被收走。
②泉水边沿长满了茂盛的灌木丛,缀满了细细碎碎的金黄色的花儿。
这是考查文中的重要词语。嘉兴卷重视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不单独考查纯粹识记性的修辞,注重学生对词语表达效果的领悟力。试卷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是:
收走:用拟人手法极写空气之干燥,环境之恶劣,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对水的渴求。
缀满:写出了花的细碎、繁多,泉边植物生机勃勃的美景,突出了黄羊泉水的滋润。
从所提供的答案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关于修辞,必须答出“是什么”——拟人手法;“怎么样”——形象写出;“为什么”——表现环境恶劣,对水的渴求。同样,关于词语的语境义,要答出“是什么”——细碎、繁多;“怎么样”——突出;“为什么”——展示美景,突出水的滋润。这三个环节。否则很难得到满分。这是难点,也正因如此才能考查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⑵第11段中“他惊呆了……”,请结合上下文,揣摩左排长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
这一命题综合了对重要句子和学生拓展想象力的考查。是近几年来多次涉及到的命题。一般是抽去原文中的描写,或者直接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试卷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是:
太可惜了!这样一幅充满温馨和谐的画卷被我破坏了!我真后悔。或者:太残忍了!我竟以怨报德,美丽的黄羊就这样倒下了。
答题要求简洁,想象描写合理即可。这里的难点在于“合理”,答题必须建立在对文本主旨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物内心的准确把握之上,合理也就是吻合主旨,贴近人物性格等等。
⑶你认为左排长为什么坚持喝这泉水,并把那眼泉水叫做黄羊泉?
这是考查对内容的概括和信息筛选整合,通常要涉及到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学生答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周全。如这一题所要回答的是“因为左排长充满着对黄羊的感激和纪念之情,那是给他第二次生命的黄羊带给他的生命之水。同时表现左排长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左排长对打死黄羊的一种忏悔。”学生通常会答到“左排长充满着对黄羊的感激和纪念之情”,而很少答到“左排长对生命的尊重,对打死黄羊的忏悔”。这就是不周全。
⑷首长说黄羊泉的水又苦又涩又咸,而左排长却认为那是他一辈子喝过的最清甜的水。